读《少有人走的路》有感:爱

“爱”这个字实在太宽泛了,太博大了,这世间所有的情感都与“爱”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

我们都以为“爱”是人的本能,小时候爱爸妈;成年了爱自己的伴侣、孩子;爱这个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

爱应该让人充满善意与勇气;爱应该让生活春光灿烂、鸟语花香;爱应跨越所有的沟壑与阴䨪。

但我们却看到了太多即使有爱也无法渡过的情劫;看到太多因爱生恨的故事;也看到了太多假借爱的名义干着无耻的事情。

是否是我们对“爱”的定义和理解有偏差?

我们往往将自我牺牲当成爱;将依赖性当成爱;将爱的感觉当成爱;将坠入情网的激情当成爱。

也许正是这有偏差的爱给我们造成了生活中痛苦。

怎样给“爱”一个适当的定义呢?

首先,爱与非爱最明显的区别之一,就是当事人意识和潜意识的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是真爱。

比如,一个母亲从孩子降生起就开始照顾孩子,直至长大成人,母亲仍然事无巨细的照顾成年的子女。

我们也许会觉得这是最无私的母爱。

其实这位母亲潜意识里是想说:孩子,你离不开我。这样的爱除了培养子女的依赖与惰性以及生活的低能,也削弱了他们爱别人的能力。

其次,我们付出爱,不仅能让他人心灵成长,我们自己也受益。

比如亲子关系,父母对孩子适当的健康的爱,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尊与自信,让他们学习爱也有能力去爱别人。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心智也会得到成长。

第三,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别人。不爱自己的人,绝不可能去爱别人。

生活中,那种完全牺牲自己的爱不是真正的爱。比如对伴侣完全付出、没有自我的爱。

第四,爱自始至终都是用行动来表达的,只说不做的爱不是真爱。

只有付诸于行动的爱才是真爱,停留在口头上的爱都是虚情假意。

最后,爱是一种意愿。意愿与欲望有着本质的区别,欲望不一定能转化成行动。只有强大到足以转化成行动的欲望才能称为意愿。

真正的爱都是以行动始,在爱着别人时也爱自己,在爱中,一起获得心灵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生活是不止有小说的,虽然这个精彩,但总有许多不精彩的事在那里静静的等待着人们的到来。你觉得这所学校最不好的地方是比...
    颓痞的老师阅读 273评论 0 1
  • 当你来到这个季节 想整理一下思绪的时候 你的大脑就呼隆一下着火了 蛣蟟子扯烂嗓子撕破喉咙 咋呼三天叫唤半个月 没一...
    黄龙河阅读 393评论 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