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一世界,人和人之间的差异,往往只不过是一念之差,可实际的价值差异,确是整个世界的差异。
这是我最近跟着得到专栏笑来老师收获的一个很有意义的概念,往往我们都说,做事情要坚持要努力,要有毅力。
我们往往对自己很崇敬的人,这样夸奖:看人家那么聪明/有钱/漂亮,还那么努力。可仔细琢磨,如果喜欢,如果想做,真的谈不上坚持,谈不上努力。
仅仅这么讲没有太大的意义,你可以想想,你最近有没有在坚持做一件事情或者坚持打卡,跑步也好,写文章也好,背单词也好,刷题也好。再想一下,支持你做下去的原因或者你做这件事情的动力是什么。
只是是简单的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为了完成制定的计划,为了跟大多数人一样看起来很努力,或者只是为了做一些看起来很有意义的事让自己更踏实一点。
你还是在为以上这些模糊含混的所谓的意义在坚持,还是有着更为细致更为精确更有说服力的目标跟动力。相信我,事情本身所带有的意义不同(实际上也是你赋予它的意义)你所拥有继续做下去的的信念不一样。你赋予其意义的不同,那么你做的效率和收获就不同,就连经历同样一件事情,所拥有的体验和过程就不一样。
比如,同样坚持跑步健身,有的就感觉很痛苦很蓝瘦很香菇。而有的就感觉很享受很轻松很乐在其中。就是所谓的态度,所谓的思维方式的不同,而让我们做同样一件事情而拥有两种截然相反的体验。现在想想,一念一世界,是多么精准,简练,实在的道理。
如果不太喜欢又不得不去做的事情,比如减肥,比如跑步,比如学计算机。比如学英语。(针对对这些不太感冒又不得不做不得不学的童鞋)
我有一个正在减肥的室友,几乎每天在跑完步做完瑜伽之后都欲哭无泪的表情恨恨地说:如果我跟XX一样干吃不胖,我是绝对不会减肥的。这么说就表明她的内心觉得减肥这件事是很无聊很折磨很难受的事情,如果某条件允许情况下自己万万不不会去做的。
也能表明她的内心是对这件事情排斥的,不是心甘情愿的。之所以那么努力的减肥是因为她喜欢上了隔壁班的一个男生。为了变美,为了更漂亮,为了自己更配的上那个心仪的男生。
可能看到这里,大家都觉得很正常啊,我曾经也那么做过呀,为了喜欢的人和事做出一点付出和牺牲没有错啊。
问题就在心态和思维方式,因为如果换一个思考方式,她本可以让自己开开心心的享受减肥的过程的。所以如果你坚持做的某件事情给你带来痛苦和折磨的感觉时,你就要重新审视重新赋予某件事情更多正面积极的意义,或者赋予这件事更多如果不去做而带来的消极负面意义。
就像减肥一样,如果我变美变得更好,我会更有自信更有底气站在喜欢的人面前。坚持不吃零食,身体会更健康。一个好的身材会给自己的形象和气质加分,会更容易找到一个好工作。还可以穿更多更漂亮的衣服。。。
这就是策略,让自己做事情更高效的策略,赋予某件你正在“坚持”和“努力”的事情足够多的正面意义,以至于把自己本没那么想的事情做变成“根本停不下来的事儿”,变成“谁不让我做我就跟谁急的事儿”。主动和积极去学习和工作,绝对比被动和需要坚持才能做得事儿更有产出和效率。
你可以试着罗列一下几个问题帮助自己思考和行动:
1.自己有没有什么事情是自己做起来兴趣盎然毫不费力,别人却常常慨叹自己学不会坚持不下来的?
2.你最近在“坚持”做什么事情,马上试试用以上的方法,赋予起更多的正面意义,把它变成‘自己根本停不下来的事’。
3.你不得不学习某项技能的时候,试想如果我没有这项技能,有什么事我根本做不了,根本没有机会?
4.进而,在将来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会失去什么样的机会?
5.如果我最终竟然没有掌握某项技能,我就跟那些人是一样的?他们的生活究竟因此有多么凄惨?
这些问题引自笑来老师文章《为什么我们都会半途而废》,带给我极大的启发和思考,推荐给你们,最好拿纸笔认真思考,记录,只要能够给你带来思考和改变,哪怕花上几天都是值得的。
PS:明天更新的文章将会表达我对以上几个问题的回答和看法,感兴趣的可以简信给我,大家一起思考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