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向来是很不喜欢关注明星的人,可是生活中我们不是透明的,犹如玻璃可以隔离自己与周遭的世界。世间事说到最深处,也还不过是当事人自己的事。

世间红尘往事千千万万种,而人也不过是最容易分析他人而很少反省自己的人。曾几何时,我也因为学心理学,而在内心深处对自己的父母大加分析……以至于是怨恨无法和解。可是当时光散去,我才深深明白,原来爱是支撑我不断疗愈的原动力……

上心理学课程的时候,老师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往,甚至是创伤史,你们现在坐在教室欢声笑语地听着我讲课,你们敢说你们在其他生活状态也是这样子的嘛?"

我低着头,记着笔记假装很认真的样子,其实内心是没有勇气面对。

我想,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都有八卦的心理,尤其女生,有时候觉得自己也并没有好多少,纵使是心理学专业工作者,也会对些许公众人物的生活和人格等各方面进行分析……

但随着自己慢慢的探索内心,一系列的分析类文章,让自己慢慢厌恶……有人说,没有比较久没有伤害,而我亦想说,没有比较就没能更新认知。

我想,在日益便捷的当下,我们是没能逃脱各种热点信息的。而自己用微信搜索到资料有时候比百度还来得实用且及时。学习的资源太容易获得,就会显得廉价且不重视。久而久之,我们的选择判断能力,阅读品味也会下降。

我们总是会害怕好事落下我们,可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荆棘丛,我们所能看到的,很多时候也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真正的人生,内心深处深入骨髓的孤独,只有自己在承受。所以,从内心深处来讲,我们或许不用羡慕他人。

看着过往的自己,任性妄为,开心的,负能量的都敢往朋友圈发。而现在觉得没必要。徒增烦恼,也免去了真正关爱我的朋友对我的担心。

就如同智者言,真正的安足,不是我们向外看,拥有的越多越好,而是向内,我们需求和索取的越少越安足。

曾经年少,恣意青春。而现在却越发低调。

我想,我或许是世间奇女子。但反过来这种想法本就是一直局限和狭隘。而这种狭隘也不过是来自我人生二十多年,生活的圈子在所见甚少的阅历和循规蹈矩之下训化了的人生观对我的便签化的评价而已。

人,生而圣灵。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不可或缺的特质。而我也只不过是性格和年幼经历使然,把特质表现得比较用力而已。

曾经和同学聊天,我说:"自认特别需要代价"!

她说,"其实,愿意平凡也是一种能力。"

我不得不佩服她的睿智,就像我身边的很多朋友佩服我特立独行的个性一样。

在价值观日益多元和混乱的当下,在个人生活越来越透明化的时代,我突然很想回到那个没有微信,没有微博的时代,日子安静且安足。

彼时年少,单车是我最忠实且最沉默的陪伴者,听我诉说与它同行的那些时光的喜怒哀乐,伴我风雨兼程。

彼时年少,放学回家和爸爸一起做饭,聊历史,聊时政,聊家常。夏日炙烤着忙累的父亲,那些生命中为数不多的清闲时光,想来一生再难续……

家人永远是我最深爱的,而我最了解的也是我的家人。

而说到家这个议题……也在某种程度上考验着现代人的智慧。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在裂变与坚守之间的权衡,在爱恨情仇之前轮回……每个人应该做的,不是去关注那些公众人物的家事……进而作为打发时光的无聊谈资……

从前任性妄为……什么事都不怕别人指责评论……而现在纵使想出自己的年少故事……也战战兢兢,为家人考虑。

说实话,我并不喜欢慢慢退却棱角,以缓慢的速度变得成熟的自己。我想念的是,从前年少无知,却也从未觉知而自我中心的自己。纵使伤人自伤,却因为不觉知而不痛苦。

相反,对于叛逆的自己,退却棱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相反,它是漫长成长路上需要在纷乱复杂不断修炼和觉知的过程。有些事,很多人很早就能避免,学会的事情,而我却总要经历各种创伤,各种排挤之后,才能觉醒冰山一角。

而说到底,往心灵最深处讲,他人的人生关我屁事,我的人生关你屁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天气又变了,突然很想离开家,早上老爸还在睡觉,我就匆匆爬起,老妈煮了点东西吃了后就给她说我走了。 老妈说:不是说后...
    高小叨阅读 81评论 0 0
  • 每日打卡。 来评论区记录下今天的收获和成长吧!
    树洞君阅读 812评论 21 3
  • 天南地北,几千里风,把我从北方吹来桂林,心中念念不忘家乡美食 河间处处毛驴旺, 巧妇擀面似纸张。 做出火烧加驴肉,...
    四海_9c6a阅读 630评论 0 2
  • 巧解逢人笑,还能乱蝶飞。 清风时入户,几片落新衣。 《梨花》宋·黄庭坚
    雪域书画阅读 613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