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历史剧,为何《大明王朝1566》就比其他影视更引人深思

首先,超过8.5分的电视剧,剧中绝大多数演员的演技一定在线,剧中几乎所有主要演员的表演一定接近满分。超过9分的电视剧就是经典,这些电视剧的剧情和节奏一定是十分优秀的。

就拿《大明王朝1566》和《汉武大帝》、《大宅门》、《雍正王朝》相比,为什么《大明王朝1566》的分数就比其他的要高一些呢?

大明王朝1566

发现有几个问题可以更好解释这一现象。

一是仔细观察能发现,后者影视的时间跨度很大,《汉武大帝》讲述从汉景帝初年到汉武帝驾崩,时间跨度60年;《大宅门》讲述白景琦从出生到去世近80年;《雍正王朝》从康熙四十七年到雍正去世近30年,而《大明王朝1566》是从嘉靖三十九年到嘉靖四十五年仅仅7年。前者更像是纪传史,讲述一个人物历史发展过程,后者仅仅用7年讲述一个利益集团从巅峰到崩溃,可以说剧中没有出现刀光剑影,却处处都透露着刀光剑影。

二是《大明王朝》更像一部哲学

这部剧中整个历史事件是虚构的,历史上没有根本改稻为桑这件事。很多历史人物在正史对应时间上所处的位置也都是虚构的:张居正和高拱正史中在嘉靖朝没有进入过内阁,严世蕃历史上也是瘸子和瞎了一只眼睛的。这些哪怕翻看典籍,查看野史也都能够知晓。

但是,就是在这种虚构的历史环境下,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的是令人窒息的真实!

历史上的皇帝有很多像剧中嘉靖那样,为了自己的利益(修建宫殿和庙宇),颁布一个看起来对百姓有利的政策——改稻为桑,下面利益集团从政策中为自己谋取利益——以严嵩为首的官员盘剥百姓,而以徐阶为首的清流虽然抗争严嵩,但是他们真的是正义的一方嘛?他们反对严嵩的目的,大部分是为了争权夺利罢了。等徐阶为了自己的权力,还是需要依附皇权牺牲百姓来满足皇帝,背后也满足自身的利益(剧中后期徐阶家族占有良田高达二十多万亩)。

严嵩

百姓从权力的最上层一直被剥削到了权利的基层:就例如淳安县丞田有禄,没有海瑞时候想方设法的盘剥百姓。百姓被基层吏员、知县、知府、知州、内阁等甚至皇宫层层盘剥,甚至如果出现造反叛乱都成了上层官僚相互攻击的手段,这种历史在封建王朝比比皆是!

就像海瑞这样一心为民的官员,被囚禁监狱甚至有被杀的风险,不也是历史的常态嘛。

那么这部剧整个根源在严嵩吗?不是。在嘉靖吗?也不是。历史上一部分皇帝的贪婪甚至超过了嘉靖,那么问题在哪里?不在任何一个人身上,而是顶层官僚利益集团上,攀附在顶层集团吸血的官僚集团。

剧中的大部分情节都是虚构的,但是纵观历史你发现剧中的情节真实的可怕。甚至对比现在的世界,剧中所谓虚拟的情节依然真实而残酷的存在!让人感到恐惧!

苦一苦百姓

《大明王朝1566》揭露的不是某一个人,某一件事的成败,不是讲哪些是好人或者坏人。而是深刻的揭露,揭露一个罪恶的体制下所有人都只是这个体制下的奴隶和傀儡:嘉靖想要坐稳皇权,就要平衡严党和清流;严党和清流要想存活就要相互斗争,并且还不能出现一丝联合共存的迹象(因为那样会让掌权者嘉靖感到不安);中层官员比如赵贞吉为了升迁和媚上压榨百姓,放出那句“再苦一苦百姓”的言语;基层官吏驱逐海瑞这样的清官,若没有海瑞的情况下,百姓又当如何?粮田被摧毁,桑田被侵占。

再苦一苦百姓

我们看《大宅门》、《三国演义》的时候,是一种畅意或是一种悲怆;看《大明1566》的时候,就仿佛是生活在封建王朝的一个普通人,是一种压抑和无力

倘若《大明王朝1566》这部剧不是架空历史虚构内容的话,它更像是一部纪录片,记录的是一种剥削、一种无力!

幸运的是我们生活在当代,生活在一个没有约束的年代,一个幸福的年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