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本解读: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以自然之美为主题,共安排了四篇课文《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等四篇课文,其中,前两篇是精读课文,后两篇是略读课文。
《观潮》,重点描写了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在潮来潮去中,展现出一幅幅雄奇多姿的画卷;《走月亮》写我和阿妈在秋夜的月光下散步的所见所想,展现出一幅幅静谧的乡村夜景图,这是云南所特有的风俗;《繁星》描绘了巴金眼中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繁星满满,抒发了对家乡的怀念。《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是刘大白的作品,通过“江水”“ 归鸟”“ 斜阳”“ 芦苇”四个意象,勾勒出一幅辽阔壮美而又让人心往神驰的秋江景图。插图画了一轮西下红日,三只归巢的鸟,头白的芦苇,展示了诗歌的情景,简洁的勾勒,夸张独特的想法,修辞的妙用,让倦鸟斜阳芦苇构成了一副瑰丽的秋江晚景图。《花牛歌》共四个小节,四幅画动与静交替变换,呈现出一种律动之美,描绘了花牛在草地上悠闲自在的生活情境。
这两首诗歌的语言简短精炼,有助于引导学生运用前面两篇精读课文习得的方法----借助插图,抓关键词,边读边想画面,来体会诗歌蕴含的情趣,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本课的人文主题是感受秋晚江上和草地上的自然美景,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助学系统分别是课前导语和插图,提示学生怎样学,学什么。
我的教学理念是:1.依据课标,重在诵读 “边读边想象画面”这一语文要素与课标第二段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诵读优秀诗文,体验情景,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2. 遵循语文要素的编排顺序关于边读边想象画面,重点年段都有体现: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着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四上第一单元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下第五单元,是了解课文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按游览顺序写景物;五下第七单元: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六上第四单元,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综上所述,可以把整个小学阶段语文要素的编排顺序成梯度发展,螺旋上升,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则。可见。关于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在四年级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3.关注文体,体现韵律语言新颖、凝炼,是诗歌魅力的主要来源。品味语言,能让学生充分领悟诗歌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还要联系生活,批文入情。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1 .认识29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28个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段落;3.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能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4.初步了解课文的描写顺序,能从课文中找出优美生动的句子并抄写下来;5.能仿照课文中的相关段落,写出自己经历过的某个月下情景。
本课的教学目标:1.会认“巢”“苇”“萝”“眠”“ 霸”“ 占”等六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说出诗歌中描绘的景物和画面,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和花牛的悠闲自在。
教学重点: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把静态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画面和场景。体会诗歌的意境之美,感受自然之美。
二文本展示:三文本拓展:《暮江吟》《 夕阳》 (中国台湾)冯辉岳红红的夕阳,照在淡水河上。小船哪! 你轻轻地摇荡,你是在网鱼,还是网那金黄的波浪?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