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尊?自尊就是你怎么看待自己,你喜不喜欢你眼中的自己。
一、自尊的三大支柱:自爱,自信,自我观。
自爱取决于我们在童年时期所受到的爱和滋养,所以如果一个人特别缺乏爱,他会认为我不值得被爱,会出现多疑和攻击性强的表现。
自信就是我们认为自己有能力在重要场合采取恰当的行动。对于失败的看法会反映出一个人的自信程度。一个真正自信的人是能够承认自己的不足的,这事我不行,那么我下次努力把它做好。而一个不自信的人是不能够听别人说自己不对,哪怕别人是给他建议,他也会觉得是批评,会立刻反弹起来,不断地为自己进行辩驳,实际上过度地辩驳会(让你)损失前进的机会。
自我观就是对自己的优缺点的合理评价。自我观没有建立起来,他对自己的评价是飘忽不定、起伏的,很大的原因是来自于小时候父母的期望。就是父母是把自己人生没有实现的梦想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表现得好,会得到来自父母特别多的肯定,有的地方失望了,父母就会给特别多的打击,父母对他的评价是多变且阴晴不定。
在这三个支柱的建立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滋养来自两个东西,就像《自卑与超越》里边说,每一个孩子终其一生在寻找两样东西,第一个叫作归属感,第二个叫作价值感。归属感就是他知道有人爱他,价值感就是他知道自己有能力,所以这是最重要的养分。
二、大体上来讲,人的自尊状态能够分两种,一种叫高自尊,一种叫低自尊。
高自尊的表现:行动很高效,做事情能够坚持,从而产生一个良性的循环,敢于做出有争议的选择,失败了以后复原的速度很快。
低自尊表现:难决策,特别容易受周围的人影响,中国古代有一句话讲,叫“筑室道谋,三年不成”。容易放弃,或者另外一种极端是,迫于压力去坚持,同时,怕失败。
但是也不能简单地讲,高自尊就好过低自尊。因为低自尊有低自尊的好处,低自尊的好处是什么呢?就是他容易被周围的人接受,他表现得很谦卑。高自尊也有弊端,比如说,高自尊的人有可能会更容易固执,更容易冒险,更容易自满等等,高自尊和低自尊其实都是有利有弊的。我们不需要特别执着于高自尊的状态。
这本书把自尊分成四种类型,高自尊、低自尊,稳定和不稳定,组合出了四种模式。
第一种叫作稳定的高自尊:不容易被改变,目标坚定,愿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能够忍受艰难困苦。如孔子,你让他在优越的生活环境当中,他可以生活得很舒服,你让他颠沛流离,他也可以这样。父母具有自尊水平高而且稳定的特质,孩子于是有机会经常观察如何平静地对待批评以及毋需不断抬高自己也能被别人尊重。他们的父母按照孩子的真实能力或者潜力给予他们符合实际的赞扬,他们的父母与孩子关系亲近,时刻陪伴左右。
第二种叫作不稳定的高自尊:波动大,有时候容易自我吹嘘,人特别容易情绪化。父母本身自尊水平高且不稳定,孩子通过模仿照搬了父母的初始模式。以及父母过于理想化或者比较冷淡,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孩子,只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才注意、关心孩子,孩子的那种超高的自尊心和自信的表现,是为了给父母看的。这种情况下孩子就容易形成不稳定的高自尊的特点。
第三个稳定的低自尊:习惯了忍受,永远消极表达,你没法激励他。感觉自己无法控制外部环境,极度缺乏父母的爱。
第四种不稳定的低自尊:表现谦虚谨慎的,但是他能够被激励,有进步和被人接受的愿望。通常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支持和鼓励比较少,但还知道父母也很疼爱他们,或者父母过于保护极少赞美孩子,影响到孩子能力的发展,并且让他感受到自尊水平不高,但是最起码有爱。
对孩子的评判的来源主要有四个,父母、朋友、老师、同学。家长在大概十岁以前,对孩子的自尊水平影响是最大的。孩子最关注的是来自于家长的评论。上学以后同伴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大。在父母、朋友、老师、同学这四个体系当中,如果有某一个不行的话不要紧,缺一个别的三个可以补充。就比如说父母不喜欢我,但是我的老师、同学跟我关系特别好,他也依然可以有比较健康的发展。竞争性强的环境,比较适合高自尊的孩子,如果一个孩子自尊水平不够高的话,那种竞争环境会给他造成很大的压力。所以,这一点需要学校和老师们都能够理解。
父母要倾听,让对方多说,多提问,而不是多给他建议。第二个是不要急于安慰,也不要转移话题。第三个是不要急于插手,还有就是不要揣测,如果父母去揣测孩子,尤其是你猜对了的话,会让孩子觉得更加痛苦,因为孩子觉得你把我当作了一个研究的对象,而且孩子会觉得自己的问题毫无价值。不要在孩子面前显摆,说,你看,我说的对不对,被我说中了。所以你要用无条件的爱,加上有条件的教育手法,才能够让孩子既能够找到归属感,同时又能够找到价值感。
三、如何修补我们已经受伤的自尊?
高自尊的循环图:
一个高自尊的人,行动力比较强。采取行动以后有两种方向,一种是行动失败了,行动失败了之后,他会将失败相对化,就是他很合理地解释这个失败,自尊得到保持,又回到高自尊。如果行动成功了,他自己感到满意,自尊得到提升。
低自尊的循环图:
很少采取行动,觉得做啥事都没劲,也怀疑自己做不好。很少采取行动的情况下,如果行动失败了,自我贬低,自尊水平降低,又回到低自尊,如果他行动成功了,他会对成功表示怀疑。自尊水平高低不变,还是回到低自尊的水平。
从上可以看出高自尊和低自尊循环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行动。提高三个建议:自省、交际和行动。
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对自己诚实,想办法去放大你的公开象限,公开象限越大,你所获得的尊敬和信任就越多。
多跟别人交流,交流的时候,要经常给自己做自我肯定,换位思考,学会依靠社会支持。
投入行动以后你要做到行动,然后在行动的过程当中不要做自我攻击,接受失败,总结,再上路,然后再接着干下一件。这时候你的人生会比别人的节奏高,你能够完成的这种成功的周期就会多很多,而且越行动你会发现你经验越丰富。做得多才能够不断地调整,才能够把它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