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读书人,是不会丢书的

什么?丢书大作战?

莫名其妙!


图片发自简书App

英国电影《哈利波特》里学霸女神赫敏的扮演者发起一个读书分享活动——在地铁里丢书做游戏,然后这个游戏就火了,从伦敦火到了纽约。

然后的然后,黄晓明、徐静蕾、张静初等一众明星也在中国的地铁、航班和滴滴顺风车上丢起了自己心爱的书,掀起了中国版丢书大战。

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我好想说,别丢了,直接送一本给我吧。

对于这场丢书大作战和掀起的一股抵抗的热潮,我只能用悲哀和无奈来形容。

其实,丢书是为了唤起人们热爱读书的意识,培养有书即可读的好习惯,初衷是好的,我们不能说这是东施效颦。

如果你说这是东施效颦,那你既讥笑了别人,又讽刺了自己。

因为中国人现在都普遍不爱读书,或者说有想读的心却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里,包括你、我、他。

那些名人丢掉的书并没有被当做宝贝一样的被中国人捡起来,而是被当做废纸一样的收在了垃圾桶的旁边,真想嗖的一下飞过去把它通通捡回家来。

这就是我们的悲哀,把书当宝贝的人太少了,我想,如果丢的是毛爷爷,肯定是争着去捡的。

记得我曾经的一位大学老师说,此生唯书和男人不外借,虽然话很直接,但却说明老师她很爱书。

而且我这个老师很博学的,写小说写的很好,在上大学的时候就举办过自己的新书签售会。

试问一个爱书的人连借书给别人都不愿意,又怎么会随意丢书呢?

不过,这并不是说我这位老师小气,而是她爱书之深,我碰到很多喜欢读书的人都有这个怪癖,借物借钱借人都行,就是不借书。

他们才是真正的读书人,而读书人,是断不会丢书的,即使是为了唤醒大众的读书热情,他们也不会。

或许他们会换一种方式,让你从内心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和好处,这样你才会不自觉的想读书。

读书不是形式,不需要有什么仪式感,也不需要为了什么而读书。

读书,它只是一种习惯。

很多人读书之前都喜欢发个朋友圈,装一下,包括以前的我。

像是在对全世界宣告我爱读书一样,现在想想那时的自己真的很幼稚,完全为了读书而读书。

的确,当下很多人都很倡导多读书,读纸质书,因为读书有很多好处。

今人说,读书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气质,增长一个人的见识,提高一个人的内涵。

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还有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不可否认,很多人就是冲着这些好处才去读书的。

而这种抱着目的性的去读书没有不好,或许,目的性越强,成效越明显。

但是,这样子去读书,个人不太喜欢,会很累,根本享受不到读书的乐趣。

读书,应该是自然乐趣的,而不是为了获得什么的。要让我读一些除文学类以外的书,我压根、真的、读不进去,因为,不喜欢。

其实,这跟让人们养成读书的习惯是一样的。很多人压根就不爱读书,ta在书中压根就体会不到乐趣,别说你在地铁里丢书了,就算白送书上门ta也不会看的。

读书,是好的,但,真的不能强迫,也不能让它变的形式化。

相信,每个人成长到某一阶段,ta都会不由自主的去找书读。

因为,ta会懂得从书中让自己慢慢沉淀下来,静下心来,从书中一点点找到自己最本真的样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