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早晨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上看到这样一条消息:
欧洲科研人员制造出世界上加热最快的“热水器”,不到75飞秒就将水加热到10万摄氏度。一飞秒仅相当于一千万亿分之一秒。
首先我先看到的是“飞秒”,一飞秒等于千万亿分之一秒。这种表达方式也太out了,我们在初中二年级的物理课上就介绍了科学记数法的表达方式。
比如:
那么飞秒是否应该表达成: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跟我感觉一样,我觉得科学记数法比文字表述表达得更清晰、更准确。
当然这不是问题,这段文字的问题是没有说水的质量。举个例子,烧一大壶开水和烧小半壶开水哪个开得快?如果是来客人急等着沏茶,你是不是会烧小半壶?所以水的质量和要用的烧水时间有很大关系。如果上面那则新闻改成:
1、不到75飞秒就将1000吨的水加热到10万摄氏度。
2、不到75飞秒就将0.001微克的水加热到10万摄氏度。
这两种说法完全不一样,是不是?所以说,这则关于科研的新闻因为没有说清质量,就是一条有问题、有错误的新闻。
既然是一个关于科研方面的新闻能不能有一点科学素养呢?
所谓的科学素养就是了解科学知识,了解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
而此新闻中就是不了解加热时间和水的质量有关(知识);或者在表达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的关系时要控制水的质量一样,这是我在六年级科学及初中物理上一直强调的控制变量法,一直是中考要考的研究方法之一(方法)。
一个初中孩子要掌握的方法,出现在新华社的科研新闻中,居然出错,我国的科学素养真的亟待提高。
这篇小文从事发当天就开始写,一直没写下去,开始有点义愤填膺,后来又觉得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毕竟记者或编辑是文科生不是理科生啊。
直到昨天嫦娥四号的中继卫星发射成功在我的朋友圈引起我的六年级学生的点赞,我才觉得这个话题要说,全民素质的提高的责任不是只在学校只在老师,媒体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现在人手一部手机,人们盯着手机的时间很长,碎片化阅读能不能有更多的技术含量?能不能不出低级的科学错误?能不能专人就科学素养方面进行把关呢?特别是新华社这样大的微信公众号?
我当时就在文章下留言,提出来没控制质量的科学错误,我的留言没有被选中,也没有任何回复。
无独有偶,三月的时候,北京的一个台播放春天的春花,本来是很接地气的,告诉人们踏青赏花的信息。但是把迎春和连翘弄混了,出的迎春画面,解说却是连翘。我打电话和他们反应了,播出的没法改了,也就算了。过几天又播出另一条,还是那个记者,还是弄错了迎春和连翘,只不过这次画面是连翘被说成了迎春。
这两种花粗看确实差不多,一般人分不清也就算了,但是您作春花的专题报道,也不好好做功课吗?特别是已经有人反应不对了(我相信不会只有我一个人),不改过,还继续出错就不应该了。
况且,现在要认识常见的花草很简单啊,有很多这样的APP,昨天一个朋友还在微信中问三角梅的名字,只要注意点就不会出错。
科学素养的提高,大家别等待,别以为都是学校和老师的事,特别是搞媒体的朋友,你的错误有可能被人误解成真理,所以还是上点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