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都不是一个好妈妈。你怎么就不能跟多多的妈妈好好学学呢?多多妈妈从来不骂人,每天都给他做好吃的!”
“妈妈,你跟爸爸比赛,谁挣的钱多,谁就可以陪我出去玩。”
“妈妈,我觉得你没有我们李老师好看,李老师眼睛大大的,你眼睛这么小,李老师头发长长的,你头发这么短。”
这些话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奇怪?如果你是这个被说的妈妈,心里会有什么感觉?
是心悦诚服点头称是——你要不说我还真不知道,幸亏你告诉我,我这些地方做的还不够好。
或者内心不服决定奋起直追——你看着,我这就努力学习,保证能比多多妈更和善,做饭水平也能超过她!
还是觉得难受、委屈?——我为孩子做了这么多,还不如“别人家的妈妈”啦?
甚至感到烦躁、气愤?——有本事你找她当你妈呗,我不当了还不行吗?
等等,先别急着做出选择,你有没有发现……这些话虽然不常听到,但却觉得特别耳熟?换成以下的句子试试看,是不是更熟悉啦:
“你怎么就不能跟姐姐好好学学呢?姐姐成绩那么好!你看看你考的这点分数。”
“你看弟弟吃放多快,你们比赛,谁吃得快我就奖励谁。”
“妹妹多漂亮啊,鼻子长得比姐姐好看,嘴巴也小小的。”
这不正是父母界非常流行的“比较孩子”的套路嘛。这么说的时候,我们可是满心期待着这种“刺激”能促使孩子看见他人的优势,并向对方学习,帮助他做得更好!
可是……换到自己身上,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儿啊?要不是这个“以毒攻毒”的亲身体验,我还真以为“比较”是激励孩子的有效方式呢!
你是不是也被这个简单的体验扎了心?作为一个家长,总有些盲点是自己看不到的。在资深正面管教导师李丛的新书《不急不乱,轻松养育多孩》中,她以二宝妈妈、亲子讲师的视角,分享了好多这样有趣又发人深省的小方法,帮助我们看到那些“自以为很好”的育儿误区。
如果说上面只是“直观感受”,我们还是要明白“背后原理”才能知之笃行。
作为一本讲多子女养育的书籍,书中很多比较的例子都来自“同一个家庭中的几个孩子”,例如这个:
学校小测验回来,姐姐全是A,妹妹全是C和D,父母会这样说:
激励姐姐:“哇,成绩真不错,你真棒,你是咱们家最棒的!要是妹妹能有你一半优秀,我就省心多了。”
刺激妹妹:“我真为你感到丢脸!你们家长会我都不好意思去!姐姐总是成绩很好,你怎么就不能跟姐姐学学呢?你总是又懒又粗心!快点,不准出去玩了,让姐姐辅导你把错题改了!”
家长的目的很明显:一方面想让妹妹向姐姐学习,成绩变得更好;另一方面也想让姐姐维持优势,帮助妹妹。用比较的方式,不正好一石二鸟、一举两得吗?
这种想法基于一个假设前提:落后的孩子看见到自己和他人的差距是,会感到惭愧,不舒服;为了消除这种不舒服,就会奋起直追,用努力去弥补差距——因此要加大这种心理落差,最大化的发挥反弹的动力。而领先的那个呢?因为享受领先带来的心理优势,会希望继续保持——因此要充分表达对好成绩的赞赏,让她深刻体会“做得好”带来的良好感觉。
这么想并非没有道理,问题是太过理想化。要知道,对落后的那个,看到差距的确有可能奋起直追,但同样有可能自暴自弃放弃努力;而对于领先的那个,若是太沉迷于领先的荣耀,也可能因为害怕失去而拒绝帮助他人,以免失去优势地位。
其实“比较”最大的问题在于,它强调的是“非输即赢”的竞争观念:胜利的一方永远只有一个,无论如何展开竞争,都必然面临一个孩子会被“比下去”的事实——这真的是多子女家庭的父母所希望的吗?
每个孩子都想占据“好孩子”的位置,不让对方占据同样的位置。如果实在抢不到“好孩子”的位置,那么孩子只能成为“坏孩子,因为这样反而能获得父母更多的关注。
如果父母们发现,被自己当做有效神器的“比较”,不仅不能达到一石二鸟、同时促进两个孩子都积极上进的目标,反而逼得两人各自“选位站队”,甚至因为竞争的对抗引发嫉妒、影响了手足关系,会不会感到懊恼、欲哭无泪呢?
刚才说的是,家庭内部的“比较”必然面临“有一个孩子会输”的死结,所以不适用(手心手背都是肉啊);那如果家里只有一个孩子,“比较”就能规避竞争风险、实现激励效果呢?
恐怕也很难。
为啥?想想看,大多数家长用“比较”这个大招的时候,是把孩子放在“优势地位”,夸赞他做得好吗?其实并不是,通常我们会找到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刺激孩子看到自己的弱项——此时他处于“劣势地位”,就如同多子女家庭中被指责的那个角色一样。
更可怕的是,“别人家的孩子”只是个筐,家长们会根据需要随时选择不同的优点装在里面:小王的字写得漂亮,小李的数学总得A,小张一分钟跳绳能达到150,小杨活泼大方多才多艺……只要后面加一句“再看看你……”那个在“比较”之下显得一无是处的自家娃,面对那些由多个不同个体的优势组合起来的“别人家的孩子”,真的有胜算吗?
诚然,我知道在“比较”的时候,父母们压根就没打算让娃“胜出”——否则这一出“刺激他奋发图强”的大戏岂不是偏离了主题?可是……但凡你还记得自己童年里“别人家的孩子”带来的阴影,或者在开头的体验中感受到了自己被比较的情绪反弹,就不妨多一点“以己度娃”的宽容——人家可从没嫌弃过咱学不来“别人家的妈妈”,那么学渣何苦难为学渣……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急了:你以为我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干,非要比较,显得自己家娃哪儿哪儿都不好,我就开心?这不也是为了激励他嘛!谁说不破不立,你也不能光废了我的“比较”大招就算完事——不给我指一条“帮娃做得更好”的明路,别怪我跟你急!
来来来,这就“立”起来!
如果不比较,父母可以怎么做呢?
我推荐父母用“具体描述”代替“比较”。
具体方法:用“我看见……”开头,展开具体的描述。
具体的描述包括:孩子付出的努力,孩子的具体行为,孩子的相对优势,孩子的特点等。
孩子成绩好,别光会说一句“你真棒!”
“妈妈很高兴看见你对学习这么感兴趣”——肯定的是娃的学习态度;
“我看见你在考试之前自己安排了学习时间,按部就班的复习”——看见的是努力而不仅是成绩;
“我听老师说你提议同学们互相监督、订正错题”——看见了娃对他人的帮助,而不是要求他帮助别人
孩子成绩不佳,再糟糕的事情也能找到值得鼓励的地方:
“我看到你这回应用题都做对了”——发现孩子的相对优势;
“我看见你在考试之前,用了一个晚上来复习语文”——看见孩子付出的努力;
“老师给你的评语中说到:你在接力赛中摔倒了,可以仍然坚持跑到了最后”——看见了娃在其他方向体现的优势。
比起“你看看人家谁谁谁……”,这些句子可能还有点拗口,它需要我们把目光调整个方向:把看别人家娃哪儿哪儿都好的慧眼,借来放在自己娃身上用一用;以前看见的都是“有待提升”的部分,现在要多发现“已经拥有”的成就。
这样做你可能一时还不太习惯,但相信我,咱们都有良好的基础——“娃是自家的好”这老话可不是白扯的。而且,“比较”的时候你至少得看到两个人,如果把这份力气都用在一个娃的身上,找出个把优点,不会很难的。
当然啦,刚开始练习的时候,不熟练、会反弹也都是很正常的,偶尔顺嘴又带出一两句“比较”,也请你放轻松:
我们不刻意“比较孩子”,也不过度关注“比较”,即使偶尔“比较”了,也不必过分自责。我们可以做的,是学会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培养孩子的内心力量上。
怎么培养内心力量?刚才已经说过了呀——那些拗口别扭不习惯的“我看见……”,就是在有效的帮助孩子:
(1)对自我正确认知
(2)促进合作而不是竞争
(3)发挥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4)感受到父母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