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2020年寒假结束时

       这个寒假从冬天一直放到了夏天,从1月18日正式放假,到5月18日正式开学,5个月的时间。自从琪琪上了幼儿园,我们一家三口还没有这么长时间一直朝夕相处过。这么一段特殊经历,不知道她日后会记起多少。我先来大致整理一下,纪念我们共同的回忆和她的成长。

        放假之初,我们还准备回老家过年,按部就班地做着各种准备,写寒假作业是琪琪的主要任务。没想到突然不能回老家了,作业也写得差不多了,于是,她就开始摆弄起家里的大颗粒、小颗粒、桌游、五子棋、拼图。不过,大都是一时兴趣,摆弄几天兴头就过去了。

小颗粒摩天轮
拼图,未完成
小颗粒消防站
小颗粒,某种史前生物

       疫情最开始的那一个月,成年人都很紧张,成天议论着多少确诊、多少疑似、买不到口罩……对琪琪来说,她也在努力调适:比如克服自己爱抠鼻子、揉眼睛、啃小手的不良习惯;比如尽量呆在家里、最多戴着口罩下楼在小区里走几圈。在家她的主要精力就用来看书,把之前囤的绘本看得差不多了,又开始读其他的书和英文原版绘本。就这样,她完成了中英文的独立阅读,这是这个悠长假期中她最大的收获。但愿她能一直以书为伴,在书中去发现更多的乐趣。这也意味着我们7年多的陪“读”结束了,现在更多的是听她讲述和跟她讨论了。

一开始很喜欢看各种绘本
根据绘本自创的《王琪琪不想当公主》
根据绘本自创的《王家故事》
老王最后一阶段的陪“读”
临摹的绘本封面

       当然,琪琪也会关注疫情的发展,还尽力给老家的亲人们带去自己的关心和祝福。她用画笔记录自己的生活,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念。她参与莫愁西路儿童理事会的活动,跟其他哥哥姐姐们一起,在热心又专业的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了线上云录制的歌曲。对她而言,这些都是新的尝试。

在“肺炎幽灵”下的生活
超级医生打败新冠病毒
发表在学校公号上的《老家》
参与儿童议事会的云会议
参与歌曲制作的云合作
为歌曲制作进行的云录制

       经过那一段封闭的日子后,我们也开始走出小区,去一路之隔的九乡河绿道散步踏春。梅花盛开之时,我们还只能在小区里赏花。到了樱花、海棠、桃花姹紫嫣红开遍,我们总算可以在户外欣赏了。路边的野花野草也展示着它们的勃勃生机,吸引着琪琪去描绘它们。

插花
九乡河绿道上的花花草草

       这个长假是真真正正地在放假,之前的寒暑假还会去上兴趣班,这个长假就在家里培养兴趣啦!晚上有1小时看投影的时间,琪琪基本上都在看各种有关自然的纪录片:《蓝色星球》(1和2)、《地球脉动》(1和2)、《七个世界一个星球》、《舌尖上的中国》(1和2)、《风味人间》(1,2还没播完),以及正在看的《航拍中国》。在看完《蓝色星球》之后,琪琪把她印象深刻的动物用画记录下来,取名为《生命的摇篮》,还把这幅画送去参加了一个保护野生动物的绘画比赛。

海洋,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摇篮。来到这片神奇的世界,六鳃鲨、鞍背小丑鱼、普通章鱼、鳃脊鲈、猪齿鱼、海狮、海鹦,自由地生长着。保护海洋,保护生命的摇篮!(湿水彩打底,彩铅涂色,剪贴画)

       等到了能跟老师一起去户外观察时,琪琪和小伙伴们又开始了观鸟、看虫虫的活动。她很喜欢小鸟,会认真地观察它们的神态、动作,仔细辨识它们的叫声。九乡河绿道上的小鸟,她基本上都能辨认出来,还能模仿乌鸫和白头鹎的鸣叫,在家里的阳台上学它们叫,都它们玩。她说:“我有一只白头鹎朋友,它跟其他白头鹎的叫声不一样,我能听出来。”观察结束后,她会画出自己的动物朋友。去绿水湾观察后,她又画了一幅,取名为《同生同源》,还拿去参加“长江大保护”的海报设计大赛。其实,这幅画是一幅自然观察笔记,算不上真正意义的海报。但是,她想画出自己的所见和所感,用真实的场景去呼吁人们保护长江和周边的湿地。

九乡河绿道观鸟记
同生同源:葱郁的草丛里,轻盈的豆娘在举行婚礼,瓢虫宝宝正在羽化。水塘中,黑水鸡游来游去。凤头鸊鷉换上了夏羽,成双成对,翩翩起舞,准备孕育它们的后代。水雉也换上了黑白相间的繁殖羽,腾空飞翔,细长的黑色尾羽在空中弯出完美的弧线。塘中间的水草丛中,黑水鸡和小䴙䴘蹲在它们的巢上孵蛋。一叶小舟飘在水面,一位挖藕人在整理他的收获。远远望去,大胜关长江大桥的梁拱,像是联结着现实与童话的世界。 “同生同源”。我们,它们,都在长江边诞育,都在长江边生长。(水溶性彩铅湿画法)

       在学校开始“停课不停学”以后,琪琪的假期也进入到“学习”模式。除了英语有系统的课程,语文和数学都是我们带着她看一些书,或者买一些线上的课程给她自己听。慢慢地,她开始有了自己的安排和节奏,而且学得乐此不疲。我找了三天做了大致的记录。

最忙碌的一天
正常的一天(晚饭后还应该有1小时用来看纪录片)
轻松的一天(5月6日)
硬笔书法网课练习
舞蹈网课练习

       对她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并没有明确的要求,只是希望能用这么长的假期引导她慢慢进入独立学习的状态。在中英文能独立阅读后,她尝试着自己看书学习,自己网上搜索,自己跟老师讨论,自己跟着视频学习,自己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一开始上舞蹈网课,我们还会去给她搬把杆、铺垫子、掐时间,到后面只需要把网课视频发给她,她就能自己练习,只需要我们拍视频给老师回课。英语网课和书法网课也是如此,她能自己约时间上课,自己拍照请老师点评。当她想要描绘出动植物细微之处时,她觉得以前直接用彩铅涂色的方法自己控制不好,于是就跟主动请教老师,想尝试彩铅的湿画法。她花了两天时间练习,直到比较熟练以后开始动笔,甚至为此“牺牲”了“宝贵”的看投影的时间。《同生同源》这幅画用了四天才完成,当然也是因为她还小,每天画的时间不能太长,基本上每天都画了3小时。

习稿1:蜻蜓
习稿2:黑水鸡

        当我们讨论她每天为什么要学这么多时,琪琪说“我喜欢呀,我就想学”。我相信这是她的真实想法。她喜欢听《讲给孩子的说文解字》,会跟我们分享里面的内容,比如说有关“弃”字的故事,也会因为了解了造字的来龙去脉而更认真地练习硬笔书法。她喜欢听《课本里的古诗词》,慢慢能“蒙出”一些简单的文章和诗词的意思。她想“刷”数学书,因为她觉得数学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要想“活下去”就得学好数学。她想学英语,喜欢跳舞,喜欢练字,喜欢画画,喜欢去观鸟看虫虫……只有弹琴还需要我们提醒。每隔几天,她就会跟我们要求休息两天,在那两天里,除了必须要完成的作业以外,她可以随意安排自己的时间,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其实,除了去户外自然观察,她在家的玩就是演peppa的游戏、看书和画画。一幅画,她经常会用两天的时间去完成。

装饰餐盒袋子

       这个长假,世间经历了太多的悲欢离合,也见证了很多人的信念、坚毅、无畏和善意。琪琪不是很懂这些,也不太关注这些。她用属于自己的生命力、敏感和求知欲,去跟这个世界关联,跟自然界交朋友,去跟自己对话,在内心里探寻自己的真爱,去与我们分离,在成长中学会独立。

打败病毒,闯进未来

        尽管,琪琪还说自己是个“宝宝”,但她已经意识到自己长大了,也想要变成一个长大了的王琪琪。她有段话说得很精彩:“我其实是一只猴子,金丝猴(她的自然名),但是长成了人类的模样,所以我是一只人形猴子,比孙悟空都还厉害,跟你们自然也不一样。你要喊我‘琪琪猴宝宝’。我有什么不一样呢?比如,你喊我过来吹头发(洗完澡之后),我就要绕着床爬一圈才过来。如果我是人类,你一喊我就过来了。”好吧,琪琪,你跟我们确实不一样,你属于你自己!

                                                                                                          2020.05.18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