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高中政治老师经常对我们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时理解到的层次是,物质生活决定精神生活,庸俗的讲,即钱越多,才可以享受的更多。但现在对其有更具体的了解。
现在是北京时间2015年12月20日,圣诞节即将到来的时候,因此大街小巷上人们随时都可以听到,“jingle bells,jingle bells,jingle all the way. Oh what fun it is to ride,in a one—horse open sleigh……”。我想,此时由于被节日的气氛所感染,人们会想着歌舞一场,使自己的心情更加愉悦吧。但就在我从超市回来的路上,我听到一位中年妇女对她身边的人说:“神经病吧,圣诞节有什么好过的”,当时我就想到了我们政治老师,并且想到了那句话。
就上面的问题,我想说一下我个人的想法。
就外国的节日而言,在爸妈那个年代以及生活环境,我总认为,他们是不知道它们的存在的,但之后,我发现我错了。去年,平安夜的时候,在我顽固的以为,他们不了解这个节日的情况下,抱着“给爸、妈报声平安”的想法,打通了电话,第一句就说:“爸爸,平安夜快乐”,接着略带嘲笑的语气问他们知道“平安夜是什么吗”。我爸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他说,“我知道啊,我听村里的小年轻儿说的……”。从老爸的语气来说,他是骄傲的,是高兴的,虽然他并不知道平安夜的真正寓意是什么以及在这个节日里需要做什么。但从中可以知道的是:与时俱进,是高兴的;知足常乐,是愉悦的。
谈梦想,论努力。虽然俗气,但这是在现实生活中的盲目从中趋势下,所找到的一种态度。
努力并不是说,现实生活是多么糟糕,而是人的原则在驱使。
态度并不是说,我已经达到多高的境界了,而是我知道下一步我要做什么。
成果并不是说,我的白日梦做完就ok了,而是我明白我应该能得到什么。
骚动并不是说,不正确,但就看骚动之后,会付诸于行动吗?
ps:跑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