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一个非常装*的地方看到的这本书的,虽然一早就听说过这本书的大名,但几年间都处于听说过,没见过的状态,但万万想不到的是,我居然是在三联书店边的雕刻时光咖啡馆里见到它的,当然,就其所处位置而言真是双倍积分的令逼格高到爆表。但实际上大环境并不尽如人意,不多说坐上半天都没人招呼的并不存在的服务,也不讲书架上零零散散各种无人整理,质量超低的所谓书籍,其中还混着不少时尚杂志在其间,日期大多在两三年前,让俺一下对雕刻时光这四个字汗了又汗,以前去过两次新中关那家,虽然附近有那多大学提供客流,但书籍的数量和质量还是让人汗颜。我在那里曾于一堆过期悦己和精品购物指南中发现了马莎斯图尔特的传记。这本书虽然也是传记体,但说实话不太契合咖啡馆里的阅读旋律,那种轻松、休闲的生活方式类,短篇专栏的文章可能更合适这里。但在这种选择范围极其有限的情况下,个人只能退而求其次,次到什么地步以咖啡馆店长的良心为下限咳。
废话一大篇讲过,该说书了,前面我说的尽量轻松则个,因为书的内容实在有些太沉重些了。首先从文体上说,作者土生土长在美国,好吧,本来就是美国人好麽。努力强调这个,我是想说,虽然作者是一位著名的汉学家的妻子,相信其日常也经常接触中国文化,受到很多中国古典传统文化的所谓熏陶吧。而且作者在写作前也是做过深入调查,对四姐妹的经历有过深入研究的,尤其四姐妹其中一位还嫁给了一位美国汉学家,和作者有过很多接触的,但是,但这并不能改变作者行文中在我这等土生土长的中国人看来颇多生硬之处,还有就是作者有些经常性的对中国的一些传统、确切说是风土人情颇多惊诧之处,这点体现在很多段落中,比如四姐妹父母对生男孩的执念等等,让人读着读着就觉得作者真是大惊小怪之感。当然个人说的也许有些偏激些了,或者这么说吧,很多人应该看过西方人所绘马戛尔尼朝见乾隆的画卷哈,那里面的中国人形象,让我等现世中国人只有汗了又汗呐。同样的,清朝中晚期的瓷器中也有不少外国人形象的彩绘,但我们看着还是像亚洲人玩COSPLAY咳,无他,我们都是或总是,一直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用自己的眼光看问题,而且通常不听取他人的意见建议,直到今天也是,一国也如是,一人也如是,我们总觉得别人不了解我们,我们自己是那样的纯洁美好受委屈,一切问题都是别人的问题,好了,有这种中深度公主病的患者我建议他们都看看这本书,包括我自己。比如嫁给周有光的那位,说实话,她的经历真是应该说是那种问题都是别人的问题,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建国后她和丈夫经受了很多次打击,尤其让我动容的是他们在那些年间居然搬过几十次家,当时 看到那里的时候我个人一时冲动的想以后再也不跟人抱怨我每月的工资连房租都不够了。当然过了几天这货就故态复萌了咳。还有一位姐妹抗战期间因为无钱无药几乎是眼睁睁的看着孩子病死了,印象是沈从文的夫人,书看了一段时间才来写的不敢太确定了。虽然现在很多所谓文青看过几个民国范儿、西南联大的段子就对民国各种憧憬,以为那谁谁跟那谁谁谁是如何的神仙眷属了,其实典型的比如沈从文夫妇,直到沈从文过世张允和都觉得自己没有真正了解丈夫,日常生活中也多迁就、委屈之处,还有嫁给那位著名昆曲演员的张元和,从某种角度说自结婚后他们的生活就一直在走下坡路,但这几位主角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直面现实,不悲观不抱怨,不管面对多少困难,当然,我承认我这是语文课上总结中心思想的老毛病又犯了,书中的内容也远没有我说的这样美好,这本书的归类也是传记而非励志。但正如个人之前所说,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对于当前身处所谓逆境的俺,对于书中四位女主人公所经历的那些困难和打击,尤其是在经历过这些之后还能坦然面对生活,有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就足够值得学习,虽然这个并不是作者写书的主要目的。
PS:我去三联那天正好是难得一见的重度雾霾天,基本达到伸手不见人,对手不见指的程度那种,那一日我看完了此书,吃罢了沙拉,上过了厕所,出得门来,便直奔地铁站而去,一路穿过极为荒凉的隆福寺市场之际,总闻耳畔有歌声飘过,但当时那个能见度喔,你懂的,结果寻声而行走了数十步居然惊见路边有一音像店!?话说这货可是有些年没见汗。惊的俺,俺当然是嘛都没说就继续赶路了,不想复行数十步又见一间,真让人汗了又汗。配着当时一如新龙门客栈的天色背景板,真让人亦真亦幻,此等奇观,必须记下以待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