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是我很崇拜、很喜爱的中年大叔。作为一名记者,作为一名财经记者,他的纯粹,他的学识,他的思想,倒是常人无可企及的。
这本书一直被列在书单的最末端,没读到正文之前,一直被《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这种豆瓣式标题吓到,没敢翻阅。此次借着听了吴老师一场讲座录音之后,便下单此书。光是读完序言,便发觉这世上该有多少书会被标题埋没。
中年大叔的碎碎念,倒也是可爱得紧。
【所有的青春都是在为中年作准备】
我们总是觉得十六七八岁是最好的,就算那会儿真的很土很纯。就像青春片从来不适合对号入座,可是又总是能给自己找到一个合适的座位。
如今每次青春片上映,豆瓣或者微博上都会有很多人吐槽,大概真的有很多人是打心眼排斥青春片吧。毕竟都老了,被磨掉了年轻气盛时的棱角,再也没有勇气提恰同学少年时。
中年大叔也始终谈青春,序言的标题是《封存青春,永不离去》。吴晓波老师在书中提到,“在这个地球上,唯一生生不息的,正是野草和青年人无尽的梦想。”所以,谁的青春不套路?谁的青春没有几个梗?最后散伙时、重聚时,大家伙儿约在烧烤摊,喝着啤酒吃着串,笑着哭哭着笑还不都是因为曾经那些套路那些梗?无论你是树木,是山丘,是小花,还是石头,谁的青春不套路,其实我们都一样。
别老是告诉我青春二字不酷且庸俗,也别老是告诉我美的人才有青春,怎样?歧视我没有心上人?
套路中的青春披荆斩棘,无与伦比总是比无可奈何要多一些,灿若星辰总是比草草收场要多一些。这就是青春呐。因为我们有权利也有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我们的选择甚至无关生存,无关酬劳,无关前途,只和兴趣、美好有关。“只要它是正当的,只要你喜欢。喜欢是一切付出的前提。”
所以,为了我们的中年人生时能多一份憧憬,多一份无所惧,不要错过每一次可以自由选择和追求自己喜欢的人生的机会。
因为,“所有的青春都是在为中年作准备”。
【你很难拒绝李普曼式人生】
作为一名新闻系的学生,没错,我很难拒绝李普曼式的人生。
大学四年,读过三遍《李普曼传》。第一次读在大一,那时以他的新闻评论起步;第二次读在第一次独立采访之后;第三次读在毕业之际。
正如吴晓波老师所说,任何一个行业中总会有一两个大师级的人物远远的在前面走着,即使背影虚无,他们依然能够激发追随者的勇气和梦想。这可能就是所谓的信仰,亦或是精神领袖?
吴晓波老师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被誉为“中国最好的财经作家”,他的自媒体“吴晓波频道”也是很多人学习、参考的目标。
激情与热血很容易被繁琐和复杂磨灭,只有我们心中的热爱和坚守能支撑起长久。把专业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才能给自己和他人保持永久的新鲜感,才能拥有探索工作更深处魅力的动力。
作为媒体人,从内心总是会不自觉地升腾起一种荣耀感,这种荣耀感,既是对自己付出极其成果的认可,也是对团队不可抗拒的归属感,同样也是源于以对所属团队曾经种种成就或是成绩的敬仰。短平快,标题党等等诸如此类的信息,在短时间内确实会占据市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还是会进行新闻信息的筛选和识别。那么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和价值就此可以体现。
前些日子看过新京报一个采访,里面有这样一段话“调查记者这个群体,很多记者在离职和转型,优秀的调查报道越来越稀缺。越稀缺的东西越有价值。我现在愈发觉得,愿意花很长时间去揭露一个事件本质的报道是个稀缺产品,会更有价值。”
一个记者一生要驾驭多少次精神的搏斗,才能称作为一个真正的时代见证者与历史推动者?梅布尔·道奇在60年前看到的那个初出校门的青年人,“他泰然自若,头脑冷静;他聪慧的眼睛里充满了高度的幽默感,闪耀着一个光芒四射的世界”。
无论是李普曼,还是吴晓波,媒体人始终脚踏实地,路在脚下,不忘抬头仰望星空。多年之后我依然确信,我们和它都值得这份荣耀感。
“我知道,我心澎湃如昨。”
【最昂贵的物品是自由与理想】
吴晓波说:自由是世俗的,它不在空中,不在别处,它就在地上。
吴晓波是有情怀的,是有豪情的,是平和的,是自省的。他没有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可能是由于媒体人,或者说新闻人自始至终会习惯于把自己置身于社会之外,作为一个旁观者,去记录世界的激荡。吴晓波的这本散文集,也把自己完完全全化作一个读书人,他自由地支配时间与思想,在自我满足和自我反省之间找出一个平衡点,从而制衡着自己,以免“当我么职责这个商业年代的浮华之时,其实自己的那张书桌和那份平和的读书心境也在逝水中渐渐飘远。”
“无事袖手谈性情,有难一死报君王”,中国书生的千年局促与荒诞都被出卖在这14个字中。而当代的读书人,当代的媒体人,能否守住初心?能否守住自由与理想?能否守住自己的防抗与激情?
我们不知道结果,那么请务必保持工作,保持足够的耐心。“所谓的成功,只是一个结果,它也许水到渠成,也许永无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