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反三“很省力”

(2020年3月)

        有时总在一个问题上反复犯错,令人老火;有时解决了一个问题又遇问题,让人苦不堪言;有时总忙于被动接受与应付,让人没有主动权...,导致的结果就是忙忙碌碌、应接不暇、疲于应付、事倍功半“很吃力”。解决的唯一方式就是单打独斗解决个案问题,解剖麻雀分析同类问题,举一反三解决共性问题。

        单打独斗打基础。比如督查工作,督查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推动工作向前开展。每遇到一个督查事项,我们都会去观察问题的症结,寻找解决的措施,进而推动问题解决。事实上,这个过程是必须的,我们不可能有“火眼金睛”,在宏观面上就能发现问题。我们需要破开鸡蛋挑骨头,拨开云雾找青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发现问题、找到真正的问题。并就事论事,寻找解决办法,进而解决问题。这一些列的动作只是走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没有取得结果,真正的结果是发挥“杠杆原理”,以点带面推动工作向前开展。

     

      解剖麻雀找方法。解决了个案问题之后,我们又遇到了下一个问题,所以我们打一枪就换一个地方,一直感觉事事都得靠督查,时时都要去督查,督查人员是有限的,督查事项却是无限的,为什么督查这么“吃力”?原来是我们反问太少了。我们得把个性问题进行解剖,一点一点的拆,一点一点的看,“现象的背后是什么”“问题的问题是什么”“共性的问题是什么”。通过一番解剖,我们去找症结所在、原因所在、联系所在、共性所在,对问题进行一个大盘点,对病症进行一次大梳理,对顽疾进行一次大开刀,有效避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不彻底治疗。当然这需要我们具备学习能力、思考能力、研判能力和创新示范的勇气。

      举一反三要结果。对个性问题研判之后,就需要自下而上找到诊疗方案,自上而下学会下药医治。看到了“一企业一策”,能否想到“一行业一策”?看到了“一村一品”,能否想到“一乡一特色”?治好了一种病症,能否找到一类病的诊疗方案?举一反三,找出一批问题症结,拿出一套管用办法,解决一批共性问题,这才是真正的走“捷径”,真正的事半功倍“很省力”。同样,举一反三也是一个“领路人”,带着我们开阔思路,发现机遇,为我们争取先机,赢得主动,领着我们走出一条不寻常的道路。(文||海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Spring中事务支持的重要类:TransactionDefinition Spring支持的7种事务类型: PR...
    devilyaos阅读 806评论 0 1
  • 一开始我并不认同茶马徒步:1 没时间;2花钱买罪受;3也是最主要的是资金要众筹;当时认为众筹治病、众筹做慈善...
    邓新生阅读 1,911评论 0 0
  • 4月30号,为期8天的新疆游即将结束了,下午我们将踏上归程。八天里我们的大巴车穿越天山,走过天池,从喀纳斯...
    风和日丽D阅读 3,538评论 0 7
  • 2月9日 农历正月初五,12年没有聚的高中同学会如期举行!见到12年前的同学感慨万千! 一个个发际线高了!一个个都...
    尖刀手爱德华阅读 1,794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