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对于每个人来说并不陌生,它是伴随我们童年的一部分,大人爱看电视剧版的《西游记》,小朋友爱看动画版的《西游记》。
看《西游记》,唐僧、孙悟空、沙僧、猪八戒师徒四人一路取经,途中降妖除魔,为百姓伸张正义,我们不禁感叹孙悟空的高超本领,因为它有72变。那么,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师徒四人,他们去取经究竟是志同道合,还是……
说起猪八戒,总是觉得他好吃懒做,记得“猪八戒”吃西瓜,这一情节中他的特点表现的最为突出,他为了解渴,一次次吃了悟空、唐僧和沙僧的西瓜。相比之下,沙和尚是取经途中的忠诚卫士,也是让师父操心最少的一个徒儿。肩挑千里重担,却没有一句怨言;师兄闹矛盾时,他会从中调和;师父遇难时,他挺身而出,以死相救,实在是忠心耿耿。但是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唐僧对他们都很严格,总是告戒他们要以慈悲为怀。
真正了解《西游记》里的角色,我们还得从故事的根源说起,这部小说的作者是吴承恩,他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商的家族,家境清贫,不过他自幼聪明过人,然而却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考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晚年因家贫出任长兴县丞,终因受人诬告,后拂袖而归,凭老而终。生不逢时,伯乐难遇,吴承恩所处的年代是明朝后期,嘉靖皇帝在位,他虽是聪明,却不理朝政,一心要长命百岁,内阁首辅严嵩把持朝政,导致朝廷混乱。爱国却无法实现抱负,于是吴承恩通过写《西游记》来讽刺当时的社会。
唐僧原来是佛祖帐下的弟子,因不安分犯规而引怒佛祖贬其投胎于人间,去领略印度取经的艰难;沙和尚原是玉帝帐下的卷帘大将,因过失贬下凡待机与唐僧同去取经;猪八戒因调戏嫦娥被贬下凡投入猪胎而生;而孙悟空因为大闹天宫且对玉帝不恭而被压在五指山下。所以我们知道师徒四人一同取经都是因为违法乱纪被神界安排在一起,是想让他们通过艰难险阻改造他们。
取经途中,唐僧是个以慈悲为怀的人,常常被假扮人的妖怪所迷惑,是非不太会分明,那么,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可以说唐僧是修正主义的典型;沙僧的话语不多,默默无闻挑担,是彻头彻尾不问政治的角色;猪八戒好吃懒做,拨弄是非,是坏分子的代表;孙悟空既不贪财,也不贪色,敢于斗争,是无产阶级的代表。每个角色都有其不同的性格特点,同时也折射出当时社会有其这样的人群,而且这支队伍在不同的时期还一直存在,但是在吴承恩笔下的故事都是以善为主题,师徒四人身上有好有坏的地方,最后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修得正果,不难看出吴承恩对现实进行批判,也有对于现实生活美好的愿望。
我相信每一个作家,他能写出那些真正能走入读者内心的故事,那他一定是用生命去写,他的经历就是以故事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读了《西游记》,我不禁感叹吴承恩出神入化的文笔,更是让我又重新去学习那个朝代的人文。虽然生长在科技发达的21世纪,但经典始终值得我们去怀念,不再是用小孩子纯真的眼光去看《西游记》,因为我们已经长大,再次去看,我们是以学者的身份,从中学习到对我们生活有启发的事物。
汉本1501
翁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