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家里的老大,可能会有的这样的标签词:负责任、完美主义、循规蹈矩、独立、保守等。老小,意味着受到娇惯较多,也富有创造性、爱玩儿。排行中间的孩子,似乎是最不受重视的,为人随和、同情弱者。独生子女既有像老大,也有像老小的地方,偏好独处,享受独一无二。看到这样的描述,你是否会对号入座?想不到,出生顺序还有这么大的影响。
就我的家庭状况而言,作为老大,我看到这些形容,很容易代入到自己的身上。看到自己性格、为人处事、行为方式中的相似描述,这都源于自己对生活环境的解释。身为老大,从小的生活经历,父母希望你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你就真的长成了一个“好孩子”,让人放心,不会冲撞父母,也显得十分保守。
既然家里已经有人占据了一个角色,其他孩子就可能觉得必须找到其他的角色来扮演。
弟弟,就真的像那个被娇惯长大的孩子,习惯了什么事都有人替他做,所以容易不满足,很难适应学校生活。在成年后,仍然像一个没长大的孩子。
一个家庭中,出生顺序对成员的影响是明确的,因为孩子们都是基于对自己生活经历的理解,形成对世界、他人、自己的信念,而行为是建立在信念之上。孩子们会和兄弟姐妹相比较,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
借由出生顺序,同时让我联想到自己所带的课程,孩子年龄在3-6岁之间,每个班级的年龄又不同。明显让课程进行困难的,是平均年龄3-4岁的孩子,在家庭中是独生子女居多,家庭待养中倾向于娇惯。他们在独立的课程中表现出了更多的无助。
具体到每个孩子的表现,能够看到一些孩子独立性较差,家长平时在家里包办代替过多,上课操作用具掉了,要求老师的帮助。课堂中,还会有需要老师安慰情绪,寻求关注的时候。
当课程中孩子们遇到困难时,和他们沟通,说:“我知道你能做得更好。”这会让孩子们感到被说教,或者失望的感受。反之换做鼓励的态度,向他们说:“我已经知道你是一个勇敢的孩子。”往往更能激发他们的信心,愿意主动克服困难,挑战更多。
仅仅一个出生顺序,就有如此神奇的影响,让人不禁思考更多。
作为老大,出生顺序让我对自己和家人的了解更多,也能够理解家庭不同角色的影响力,并试图去修复关系中的问题。
作为老师,了解了出生顺序的知识,帮助我更了解孩子,同时学习更有效的方式对待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