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学习基金定投的朋友们,我一直强调基金定投是长期投资么?既然是长期投资,那么入场的时间点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就算每次购买的价格都不同,但长期持有,可以很好的分摊成本。
那么现在的行情可以买吗?我想问一句,在牛市的时候,你在5000点的时候敢买,4000点的时候敢买,为什么现在3000点、2800点不敢买呢?或者再问一句,现在你觉得这个点位太高不适合买,那么你能预测到市场的低点么?答案当然是不能,巴菲特就曾告诫过大家:要把握市场的时机比在空中接刀还难。因此我要说,现在的行情,可以买基金!为什么这样说,且听我细细道来。
刚刚接触定投的朋友在入市时,一般会遇到这三种情景:
情景1:进场后,净值一直在涨
情景2:进场后,先盘整再上涨
情景3:进场后,先下跌后上涨
这三个情景基本代表了我们入市的不同时机,接下来我们就用数据测一测,入市时机不同,最后的收益率有什么差别。相关假设如下:
测试基金:宝盈资源优选(213008)
定投日期:每月1日
申购费率:0.6%
定投金额:2000元
分红方式:红利再投资
情景1:进场后,净值一直在涨
定投周期:2014年6月12日--2015年6月12日
计算结果如下:
情景2:进场后,先盘整再上涨
定投周期:2011年12月12日--2015年6月12日
计算结果如下:
情景3:进场后,先下跌后上涨
定投周期:2007年12月12日--2015年6月12日
计算结果如下:
虽然好的入市时机下(如情景1),我们的年收益率的确是最高的,但是因为牛市短暂,定投最后的回报也就是2.9万元;相反,虽然情景3的入市时机是最差的,但是因为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牛熊转换,最后竟然能有57.3万元的盈利。为了比对,我把3个情景的截止日期都设置成一致的,区别就在于入市的时机不一样。从情景1到情景3,入市时机是一个比一个坑爹。特别是情景3,我觉得这是最坏的可能了,但是最后的收益率竟然都很给力!
虽然好的入市时机下(如情景1),我们的年收益率的确是最高的,但是因为牛市短暂,定投最后的回报也就是2.9万元;相反,虽然情景3的入市时机是最差的,但是因为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牛熊转换,最后竟然能有57.3万元的盈利。
在情景3中,我们刚刚开始定投就遭遇亏损,而且越亏越多,仿佛看不到回本的希望。这个过程无疑是最痛苦、最煎熬的,但你没有预料到的是,这最后的收益反而是最甜美的,这就是基金定投“微笑曲线”的魅力。
科普一下“微笑曲线”,即市场走出一波先下跌后回升的行情。在这个过程中,投资者如果一直坚持定投,那么在市场低迷时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取筹码、摊薄成本并且积累份额;这样当市场回升时,投资者将稳稳获得回报。
回到最初的问题:定投什么时候开始?
我的回答是:现在!
不过当我们看到历史数据信心满满,正准备开始定投时,自己已经购买的基金却“跌跌不休”。很多人心里又开始不淡定了:“如果这段时间定投,感觉就像个无底洞,每次扣款都在填窟窿,也是醉了,没完没了的跌;要不,先吧定投停了,低点再入?”这里我也跟大家分享几个入市的判断标准。
一是看市场。
身处熊市,投资者不得不面对“资金每月扣,亏损每日增”的尴尬境地。许多人可能都接受不了这样的亏损,结果就在熊市中停止了定投。
其实真正有见地的人,可能已经在默默加大投资了。为什么呢?因为这说明市场的价格已经开始降低,甚至在低位了。在熊市的不断下跌过程中,正是我们不断捡到便宜货的时候。这就跟我们在商场打折时候买入一些品牌产品一样。
熊市中停止定投是不正确的做法,因为这样的人很容易在市场变好的时候又杀进去,结果用更昂贵的价格,买了之前的基金。这时候要是再来一波下杀,那绝对会对我们的心情造成很大影响。
作为一名理性的投资者,面对熊市的定投资产缩水,唯一正确的做法就是不去理会暂时的账面亏损,持续定投,甚至可以加大定投金额!
二是看基金。
前面我们测算出来的基金收益,结果都很不错。不过这里面也有一个问题,这种不错的收益,是建立在你所选购的基金不错的基础上。尤其是主动型的基金,因为是由基金经理来操作,跟经理自身的水平关系很大。要是碰到一个菜鸟基金经理,那长期定投就惨了。
所以如果你的基金跌了,要赶紧判断一下,你的基金靠谱不?亏损的原因是什么?是不可避免的系统性风险,还是基金经理自己不给力!?再决定要不要停止定投。可以看一下基金的投资理念、管理者的投资逻辑和经验是什么。如果有足够的历史业绩作支撑的话,持续下滑的净值很可能是被市场“错杀”了,那么不必恐慌,依然可以持有,甚至可以适当加仓。如果不具备继续持有的条件,持股出现问题,那么在下跌行情中再考虑停止定投,或赎回。
具体可以参考的指标,比如业绩的四分位图:
三是看基金经理的从业情况。
比如上面这位基金经理,任职时间比较长,且任职期间的投资回报率也不错,这就值得大家关注。
四是看投资逻辑,这可以查看定期报告。
在基金网站上都会定期推出投资基金报告,这是我们了解基金经理投资逻辑的重要关注点。不过一只基金经理是会换人的,换了人就不能保证这基金跟以前一样好了。当然也不代表新的基金经理会不好,但我们就需要重新再对他进行理性观察与判断。
来源:随手记理财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