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原句出自《易经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其中形而上的是无形的道体层面,形而下的是万物各自的表层的相,是已经到了物的表层方面了。
“形而上者”指的是意识形态范畴,是一种用思维去认知世间万物的方式,也就是本源性的“思考”。
西方称之为“哲学”,常用的问题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中国称之为“道”,老子的《道德经》就是尝试性对道的描述。
“形而上”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产生了“文明”的关键一步,开始问“为什么”,并试图用“逻辑思维”来解释世界。刚开始时人们对它的描述都尝试使用人类已知的物质来类比,比如:希腊哲学家用火、泥巴、木、水等等,老子用“上善若水”,最后发现都不合适之后,西方文明诞生了分科而学的科学,比如:数学、几何学、心理学、物理学、化学……
“形而下”是指具体的、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类似实物性质的,中国文化称之为“器”,也就是世间万物的表层的“相”。
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篇》里有“子曰:君子不器”,那就是君子不应拘泥于手段而不思考其背后的目的,不能被物的形象与用途所束缚,君子应该去领悟而且回归到无形的规律的道之中,应该思考现象背后的本质。君子应该是有思想的,懂深度思考的。
道法自然
“形而上”与“形而下” VS “唯物”与“唯心”
这个世界到底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形而上”是“唯心”,“形而下”是“唯物”。古圣贤王阳明提出“心即理、致良知”的心学理论,也被广泛认可与推崇。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提出的是“唯物主义辨证论”。
唯物主义是一种有限论,与无限论(不可知论)和一神论对立。唯物主义承认世界是可知的,但是否认有全知者(神)存在。唯物主义认识到上述论断包含矛盾,但是不试图解决这个矛盾,而是把它承认下来,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包含矛盾的,越矛盾就越真实。一神论也承认矛盾是存在的,但是否认矛盾的普遍性和真实性,认为世界是可知的,但是有可知者必然先有全知者(神)存在,而且唯有全知者(神)是真实的。
中国老子的《道德经》才是最客观的,即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而且矛盾双方还相辅相成、物极必反、交相辉映,共同促进了事物的发展。
但老子的“道”理论认为“有无相生”,万事万物的“有”生于“无”,“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六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