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得春来非自足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自小不喜迎春花,嫌它黄的土气。

二十年前,家里有个小院子,父亲曾种了一大丛,虽然开在料峭初春,我却视而不见。

当下是初春,我屡屡外出寻梅探柳,也细心察看桃李和海棠的芽苞,但是迎春花,却从没在意过。

今天在朋友圈里见文友为迎春花拍照发文说:昨天还寥寥几朵,今日爆满枝头。

她的喜悦感染了我,便抽空去公园转了一圈,

果然也看见一大丛,临河怒放。黄灿灿的小花朵,红色细腰身,铃铛一样满缀于纤细蔓长的枝条,两只小蜜蜂正嗡嗡地奔忙其间。

花还是那花,却觉得它颇有动人之处了,想来是我年过不惑,懂得尊重这世间万物为了生存而做的挣扎、努力和不容易。这明艳的黄,虽不是我爱的色调,但它生机盎然,点亮了周围干枯的阴冷!

前人咏迎春花的诗句不多,有两句我记得清楚。

一是宋人刘敞,其诗道:“黄花翠蔓无人顾,浪得迎春世上名。”大意是嘲笑迎春花虽然花名迎春,开在草木枯黄的料峭寒风,却浪得虚名,无人在意!

再有就是白居易的“未有花时且看来”,虽然白公的本意是称赞迎春花“不随桃李一时开”,但我怎么读都觉得有退而求其次之嫌。

未有花时且看来,花事浩瀚时,谁还看迎春花呢?这样想来,还是觉得迎春花挺委屈的!

难道古人就没有盛赞迎春花的诗句吗?我倒有点为它鸣不平了!

找到无所不知的度娘,果然搜到宋代韩琦一首咏迎春花的好诗,气势非凡。

覆阑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

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

从来功夫在诗外,心胸狭隘之辈怎能写出这样风骨的文字呢?韩琦曾镇守西陲,威名颇盛。人道“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

他那句“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既将迎春花朴素平凡,默默奉献的精神描写的刻骨淋漓,也是他自己内心世界观的无意识流露。

“迎得春来非自足”,可爱的迎春花啊,它只是给春天默默开个头,花团锦簇的繁荣却留于后来者铺陈……

           


佳作链接:一壶清茶小茉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