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
浅春,在氤氲的茶香里。汤色金黄、入口干爽的金骏眉;还有香气馥郁、禅韵悠远、素有岩茶之巅美誉的大红袍,生热暖腹、温胃祛寒之余,已经把冬天从壶里煮到沸腾,如烟似雾,消冰融雪。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待到此时,春茶,就成了一年最早的期待。明朝许次舒在《茶疏-采摘》里记述:往日无有于秋日摘茶者,近乃有之。秋七八月,重摘一番,谓之早春,其品甚佳。这里介绍的茶虽然叫早春,但实际上是上一年秋天采摘的。在我国,最早的春茶,也就是乌牛早茶了。此茶曾经失传数百年,在1985年得到恢复,属茶中珍品,二月下旬即可采摘,较明前龙井、洞庭碧螺春还要早上市1个月,用它加工的乌牛早茶,外形光滑挺秀,香气高鲜,色泽翠绿,一杯在手,早春尽收。
浅春,在你我的舌尖儿上。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计算,但是当雪虾、面条鱼端上餐桌,唐山人又一年的味道就开始了。这两种海鲜,上市时间很短,万一错过,那就要等到来年早春了。除了这两种,渤海湾最早给我们的馈赠还有红虾、花腰和狗虾,价格依次递减。下班去菜市场,拎回个十块八块的,不管价格贵贱,回家就能把把春天吃进肚子里去。依山傍海的唐山人真是有口福,“春风吹,野菜生”,除了海鲜,阳面山坡上的蒲公英、苦菜、羊角葱、荠菜也是北方餐桌上的美味,还有香椿芽儿,经过冬雪的孕育,香味浓郁独特,香椿拌豆腐、香椿炒鸡蛋、炸香椿鱼儿、香椿馅儿肉饼……每一样,都能激活你的味蕾。吃货的记忆里,不仅有着季节的更替,更是体会着平凡生活里的烟火气,隔山隔水也接着家乡的地气,还有或浓或淡的回忆。
浅春,在轻衫薄袖间。浅春不怕嫩寒侵,暖彻薰笼瑞锦。(张材甫的咏瑞香花《西江月》)春姑娘的气息,还只停留在顾盼之间的时候,年轻人就已经迫不及待地给自己瘦身了。风衣共夹克一色也就罢了,羽绒服与短袖齐飞,就亮了很多人的眼睛。“春捂秋冻”,这时候只适用于中老年人,还有自己做不了主的孩子,年轻人才不管那些。不妨单衣试春去,满城传递春消息。厚重的冬服减去了,感觉身边的世界都大了。
浅春,在醉美的诗词里。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是江南的春天。燕山脚下,渤海之滨,素有“七九河开河不开,八九燕来燕不来”之说,始终秉持着“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矜持,不像南方的季节,更替之间毫无章法,很随意的感觉,一点儿都不分明。因此,在南方,你体会不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意境,也体会不到“寒梅雪中尽,春风柳上归”的韵味,更体会不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惊喜。行走在诗词的春天里,感觉春天从未走远。(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