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全碑》碑文详注 句 36 —— 右扶风隃麋侯相

右扶风隃麋侯相 (yòu  fú  fēng  yú  mí  hóu  xiàng)

a、右扶风:政区名(也是官名),为汉代“三辅”之一。汉时将京兆尹、左冯(píng)翊(yì)、右扶风称为“三辅”,即把京师长安附近地区(即现今陕西省关中一带)归三个地方官分别管理;类似于清朝的直隶总督。因其地属畿(jī)辅,故不称郡。

汉代三辅地图:


b、隃麋:yú mí  指隃麋侯国,隶属于右扶风。隃麋本系古地名,相当于今陕西省千阳县一带。此地北接甘肃,汧(qiān)水自陇(陇:lǒng 甘肃省的别称。)入秦,是秦人的发祥地。周时,此地有隃麋泽。西汉刘邦平定雍州之后,于此地设置了隃麋县,即以泽名定的县名。王莽时期,将隃麋县改为扶亭县。东汉初期,刘秀封武将耿况(耿况:东汉大臣,名将耿弇(yǎn)(耿弇:东汉开国元勋、军事家。)的父亲。)为隃麋侯,设相管理县政,县为侯国。耿氏一直世袭了六代。到了东汉建安年间,曹操以谋反罪灭了耿氏三族,夺了侯国袭爵,恢复了隃麋县。至西晋初年,隃麋县并入汧县,此地名就在历史长河中消失了。

另,隃麋以产墨著称,后世因此借此二字指墨或墨迹,还进一步被引申为文墨之意。


c、侯:古代爵位名。系五个上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中的第二等。侯,不是官名。


d、相:汉朝在侯国设相,主治民,官秩(官秩:官吏的职级。)如县令。

注:

治民:治理人民;治理百姓。治民,是中国古代太守(郡守)的主要职责之一。


e、右扶风隃麋侯相:是(三辅之一的)右扶风隃麋侯国之相。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