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个人来说,从小到大老师或父母都没有明确地教授过分析问题的方法。也是在长大之后自己主动去分析、学习一些东西之后,发现许许多多事物背后都有着相似的规律,才意识到「方法论」的重要性。虽说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当你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问题或领域,怎样做到不茫然,系统地进行思考?我回忆了自己思考习惯,也在知乎上看了相关问题,总结下来。这些思考方法比较普适,大到「分析互联网的兴起」,小到「怎样做好一顿晚餐」,都可以用来试试。
在我看来「思考」就是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解答,所以我用提问题的方式对这些方法论进行说明。其中 X 为我们思考的对象。
1. 时间/空间
我将「时间」看成一条纵向的轴,事物的状态在时间轴上不断变化。而「空间」是垂直于时间轴的一个个横向的面,事物在这个面上与其他事物发生关联。注意,这里的空间并不只是地理空间,而是同一时间点上的所有其他事物。
时间维度上,我们可以问:
- X 最初出现在什么时候?
- X 的发展历程中有哪些重要的转折点?
- X 是否有明确的阶段划分?
- X 在过去为何出现?在未来又怎样发展?
- ……
空间维度上,我们可以问:
- X 出现/适用于什么范围?
- 有哪些与 X 相关的人或事或物?
- 什么与 X 相似/相反?
- 什么阻碍/促进了 X?
- ……
2. 5W2H
这一方法很多部分与上一条「时间/空间」相似,但它更关注怎样完成一个任务,提出的问题也更明确。
我们可以问:
- WHY: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会这样?
- WHAT:目的是什么?要做什么?
- WHO:谁做?相关者有谁?
- WHEN:于何时做?
- WHERE:于何处做?从何处入手?
- HOW:怎样去做?
- HOW MUCH:要做到什么程度?需多少成本?
3. 向上/向下推演
这里的上/下可以是时间的,因果的,层级的或是其他维度。著名的「因果链」和「金字塔原理」都算是向上/下推演。
我们可以问:
- X 的上一步骤/下一步骤有哪些?
- X 的原因/结果有哪些?
- X 可以被归哪些类别?X 中又可以怎样细分类别?
- ……
这条方法很清晰简洁,重点难点是要推演出尽量多的分支,减少遗漏。
4. 系统意识
这一方法适用于学习新知识。系统意识就是给事物一个背景,寻找事物在其中的位置以及它与其他单元的关系。就如红灯之所以表示警示,是因为它处在与黄灯、绿灯构成的信号系统中。为什么系统意识能帮我们更好地理解事物?我认为,将事物与他者进行对比能使事物的特质被强调,另一方面,背景的加入令思考有了「空间感」,从而更加形象化,易于理解。
我们可以问:
- X 属于什么系统(比如:学科/行业/年代/…)?在领域内处于什么位置?
- 这个系统中有什么是我已知的? 它们在此系统中跟 X 怎样联系起来?
- X 所处的系统又可以放在什么系统内?
- X 与系统内其他元素相比有何特点?
- ……
5. 闭环意识
工作后我才感受到自己在学生时代缺乏闭环意识。能够形成闭环的,有流程、信息、资源等。要有闭环意识,并非是说思考怎样让某些内容在一个封闭的体系里运转,而是提示思考者要细致考量事物在每个环节中的输入与输出,利用它们让事物的每一环都能衔接起来,保持一种内在生命力。设计中的用户旅程地图(User Journey Map)、服务蓝图(Service Blueprint)和商业画布(Business Model Canvas)都体现了这一思维。
我们可以问:
- X 的最初与最后的环节是什么?
- X 在每个环节有哪些输入输出?
- 这些输入输出怎样进一步影响整个事物?
- X 从上一次的结束到下一次的重新开始,之间有什么间隔?
- ……
显然,以上的思考方法很多是彼此交叉重叠的。它们就像是不同的小路,有时绕到了相同的地点。毕竟人的思维本来就不是直接而单一的。想法可能不够成熟,我还需要在以后继续总结,练习并内化为自己的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