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一)

摘要:沂蒙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是沂蒙党政军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精神内涵、弘扬其时代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沂蒙精神  内涵  时代价值   

一、沂蒙精神的形成与提出 

民族精神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沂蒙精神也有其深厚的历史基础。沂蒙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军民用献血和生命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勋。

(一)沂蒙精神形成的主体

沂蒙精神形成的主体是中共领导下的沂蒙党政军民。其中,沂蒙人民在沂蒙精神形成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如“沂蒙红嫂”、“沂蒙六姐妹”等;沂蒙精神不仅仅是人民群众精神,它是在党的领导下的群体精神,沂蒙精神形成主体还包括沂蒙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驻沂蒙地区的人民军队(抗战时期的八路军、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军)等,特别还包括在沂蒙地区牺牲的英烈,他们体现的革命精神也是沂蒙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1938年到1949年,在长达12年的革命斗争岁月里,沂蒙人民为革命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奉献,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模范人物蓬勃涌现。当时沂蒙根据地420万人口,有120多万人拥军支前,20多万人参军参战,10万多革命先烈牺牲在这片土地上。

(二)沂蒙精神形成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1、沂蒙精神的形成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它萌芽于建党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形成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继承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进一步发扬光大。

(1)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老区就是一片热土,是中国共产党在这片热土上插下了革命的火种,带领老区人民建立了沂蒙根据地。在党的领导下,沂蒙根据地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儿女,老区的人民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创造了“爱党爱军 、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2)新中国成立后,沂蒙精神继续鼓舞着沂蒙百姓前进,沂蒙人民发挥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勇往直前、永不服输的沂蒙精神艰苦创业,典型的代表就是厉家寨。

(3)沂蒙精神是与时俱进的红色精神,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地不断深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沂蒙精神继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沂蒙人民、临沂人民乃至全国人民。

2、任何精神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地域和空间

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都是在特定的空间形成的。沂蒙精神,是沂蒙山区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在沂蒙山区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根据地始终是我们党和军队重要的根据地之一。八路军山东纵队、115师司令部、新四军军部、华东野战军总部、山东省党政机关,曾长期驻扎在这里。

沂蒙精神主要形成于以蒙山、沂水为地域标志的革命老区——沂蒙山区。历史上的沂蒙,除包括山东省临沂市的三区九县(兰山区、罗庄区、河东区、沂南县、沂水县、郯城县、费县、平邑县、苍山县、莒南县、蒙阴县、临沭县)外,还有淄博市沂源县,日照市,潍坊的临朐县,济宁市的泗水县,枣庄市中区、峄城区、台儿庄区、山亭区部分,江苏省连云港市、邳州、新沂、赣榆、东海等县市的一部分地区等。这些地区在革命战争年代也为沂蒙精神的形成作出过贡献。

(三)沂蒙精神概念的提出

沂蒙精神的概念提出于1989年,历经几次凝炼,终于在1997年,中共临沂市委、市政府广泛吸纳各界关于沂蒙精神的研究成果,认真总结临沂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的新创造、新经验,进一步把沂蒙精神概括为“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未完待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沂蒙山——红色革命的圣地 井冈山、延安、沂蒙山,是中国最重要的三大老革命根据地。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
    叶枥香香阅读 640评论 0 0
  • 表情是什么,我认为表情就是表现出来的情绪。表情可以传达很多信息。高兴了当然就笑了,难过就哭了。两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
    Persistenc_6aea阅读 126,630评论 2 7
  • 16宿命:用概率思维提高你的胜算 以前的我是风险厌恶者,不喜欢去冒险,但是人生放弃了冒险,也就放弃了无数的可能。 ...
    yichen大刀阅读 6,141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