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

子女对于父母,固然有自己应尽的义务,其实父母对于子女,也有应当遵循的一些原则。尽管为人子女的不能用这些原则来勉强父母,但凡是现在为人子女者,大部分将来都有为人父母的时候,如果不知道做父母应遵循的原则,那么也可能在不自觉中做出一些危害家族、社会、国家的错误行为。我们如果对于子女应尽的孝道讲得巨细无遗,却忽略了去讲为人父母应遵循的一些原则,那么这也是一种偏见。

为人父母的原则尽管有很多,但用一个字概括就是“慈”。子女孝顺而父母慈爱,那么父母亲和子女之间就算尽到了互相之间的责任了。

慈爱,并不是溺爱的意思,而是要考虑到子女的终身幸福。对于子女嗜好的事情,如果父母不问这些事情的好坏对错,就随便答应,让子女为了贪图一时的快乐,可能遗留下长远的祸患,这是为人父母者对子女最大的不慈爱。父母对于子女喜欢的事情,一定要考察其中利害得失的关键所在,不能任由他们按照自己的喜好随意妄为。

养育子女、教育子女,这是为人父母应尽的首要义务。世上有比人的生命更加珍贵的东西吗?如果生下子女,却不能尽到养育的责任,或者让子女陷入困苦贫乏的境地,这就是做父母的失职。好好养育子女,使子女能够长大成人而独立生活,这才是做父母的尽到了养育子女的职责。

父母既然有养育子女的责任,那么他们子女的身体是否健康强壮,也是父母应该承担的责任。保护自身的生命安全,这个道理不是幼小的婴儿就能知道的。子女刚出生的时候,不过是一个个啥都不懂的小动物罢了,没有力量自己行动,听不懂人们的话语,而且连求助于别人也不知道。假如没有时时刻刻保护照顾这些婴儿的人,那么这些婴儿不可能生存下来。这种保护的责任,不在于他人,正是在生育子女的父母亲身上,这个道理不必多说。

既然养育了孩子,就不可以不教育孩子。一个人刚出生的时候,道德智慧都不具备,他所具备的东西,乃是可以吸收接受道德智慧的能力。人们幼年之时,谈不上善良,也谈不上智慧,就如同草木刚刚萌生发芽时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矫正形状一样,儿童也必须经过教育才能形成固定的品性。子女幼年的时候,担负起这种教训指导的责任的人,除了父母还能有谁呢?这就是家庭教育之所以重要的原因!

家庭,乃是任何人人生最初的学校。每一个人一生的品性,所谓“万变不离其宗”的一些定型的品格,大部分都是在家庭的熏陶中养成的。习惯固然可以养成人的一些性格,朋友也可以感染人的一些品性,但是这些外部因素和家庭相比的话,其感化力是远远不及家庭的。一个社会或国家的事业,可以说类别繁多,成就这些事业的大人物,哪一个不是从家庭中呱呱啼哭的小婴儿长成的呢?即使是伟人杰士,他们那些震惊当世的意见和行为,其中很多也是起始于幼年时在家庭中所接受的思想教育。有作为的杰出人士不出自于善良的家庭的,这种情况还真不多见。善良的家庭,难道不是社会、国家之所以能繁荣昌盛的根本吗?!

幼小儿童受到家庭的教育训导,即使是一些很小的事情和道理,也往往会终生不忘。所以幼儿对于成人而言,就像是树木的枝干对于树根一样。一天的天气如何,从早上就能看出来;一个人一生的事业,大多取决于他婴孩时期受到的教育,所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实在不能忽视。

家庭教育的方法,首先在于让自己的家庭变得善良。幼儿刚离开襁褓,便逐渐有了知觉,如同离开昏暗的房间看到晴朗的太阳一样。儿童通过自身的感官接触到的一切事物,无不让他感到新奇而有趣,这个时期的儿童尚缺乏经验,还不能用自己自由的意志来选择自身的行为。因此儿童会从模仿一切外部事物开始,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在这个时期,假如家庭之中围绕在儿童身边的各种事物,有一些是腐朽败坏的不好的,就很容易影响到儿童纯洁无瑕的心地,在他们心中留下终生不忘的瑕疵和污点。如果一个家庭之中,充满了敬爱正直等各种美好的道德,生长在这样的家庭的儿童,他们的心地又怎么会被玷污呢?凡是担负着家庭教育的责任的人,不可以不先端正自己,为孩子树立起一个好的榜样。

做父亲的和做母亲的,尽管根据各自的特点担负起不同的职责,但一些普遍的责任则是父母双方不管行走坐卧时刻都不能忘记的,这就是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比如选择自己的工作,选择自己的住所,以及其他言语、饮食、衣服、器用等,凡是日常行为举止,都要考察对于子女家庭教育的利弊而慎重选择。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教育好孩子,搬了三次家才找到一个理想的环境定居下来,这真是后世为人父母者的典范啊!父母应当善于抓住时机来教育训导子女,子女有疑问,一定要用真理来慎重回答,不可以用荒诞无稽的言语来敷衍塞责;子女有了辨别善恶是非的知识之后,父母应当从旁监督,并对子女的对错给予恰当的奖励或惩罚,以此来坚定子女喜爱善良、厌恶丑恶的品质。父母对子女的管教,不能过于严厉,也不能过于宽松,要在约束和放任之间做到适得其中。大凡世上的父母,一般而言,母亲会偏于慈爱,而父亲会偏于严厉。如果子女受到的教育有所偏颇,那么子女的性格也会有所缺陷。想要培养子女中正不偏的性格,就要让子女受到宽严得中的教育。子女逐渐长大成人,父母应当根据子女的品性才能慎重地为他们选择职业,还要不时给予子女指导。子女年轻气盛的时候,往往不会深思熟虑、从日后的利害关系出发来考虑目前的发展方向。子女刚刚独立的时候,智力才能刚开始运用,社会阅历更是不深,实在是人生中的一个危险的阶段,那么做父母的,不可以不慎重地监督子女的行为得失,同时不时给予子女劝诫。(蔡元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