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5

下一站:农具节

受农耕文化的影响,农具节在广西多个地区普遍存在,其中以灌阳县的“二月八”农具节历史最为悠久。这个由“赶庙会”演变而来的传统节日,始于唐代,盛于明清,至今已沿袭千年。

相传农历二月初八是无量寿佛爷的生辰,这天佛法最灵,有求必应,就连所买的农具也经久耐用。

此时正值春耕春播时节,各地商人便借机进行各种农具、农产品的交易,如犁、耙、扁担、箩筐等,逐渐形成集拜佛、商贸、观光于一体的盛大庙会。四邻八县参与的信众客商逐年增多,农具生意也随之兴旺起来,赶庙会逐渐演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农具及农副产品交易会。

影·响

辛亥革命后,全国掀起捣毁寺庙的浪潮,云台寺也未能逃过此劫。然而二月八这天的商贸活动却仍然十分活跃,只是商品交易地点由云台寺转移到镇政府驻地黄牛寨,后逐步发展到县城、新街乡等地。2000年,灌阳县政府正式将“二月八”定名为“农具节”。

起源

农具节当天,灌阳县城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各家各户把自家

加工制作的农业生产工具挑到集市上,依次排列出售。

人们纷纷选购自己所需的农具以备春耕。于是,许多人既是卖家,

同时也是买者,颇为有趣。人数之众,按当地老人的话说:“除不能去的,灌阳人都去赶二月八了。

周边客商也纷至沓来,进行农具商品交易,肩扛手提、车载斗装,大街小巷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

几个农具节活动的主要街区人头攒动,各种传统的农具商品应有尽有,且极富原生态农耕文化特征

如木制的桌椅板凳、竹编的鸡鸭笼、鱼篓以及蓑衣、铁锄、铁犁等等,堪称灌阳农具艺术的博览会。

一件件凭手工打造的精致农具,不仅反映了灌阳乡村传统生产,也反映出当地人民的聪明才智。

由来

过去“二月八”农具节都由群众自发参与,自由进行商贸洽谈。2009年起,通过政府引导,农具节融入了当地瑶族文化和桂剧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除大型文艺演出之外,农具节还举行打油茶比赛、斗牛比赛、万人梨花观赏游园活动及传统竹制品手工编织比赛等,地方特色鲜明。扭扁担、板鞋竞速、挑担子等民间传统体育竞技比赛也是保留项目。而传统农具及现代农机具展示、牛耕表演、农机耕田比赛等活动,则展示了农耕文化的历史变迁。据说,灌阳“二月八”农具节最早始于唐代的庙会,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习|俗|活|动

相传农历二月初八是唐代桂北一带一位高僧的生辰,据《佛学大词典》记载,这位高僧名为无量寿佛,俗名周宝,法名全真,号宗慧,生于郴州程水(今属湖南资兴市)。据《湘山志》说,寿佛“法腊百有六十六岁”(166岁),唐咸通八年(867年)二月十日圆寂于广西全州湘山净土院。因其为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长寿者,因此人们尊称“寿佛”。又因无量寿佛是梵文Amitayus(阿弥多庚斯)的意译,即阿弥陀佛,所以人们也习惯地称其为“无量寿佛”。据传寿佛圆寂后常显灵于湘南(今桂北一带),因此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寿佛生辰这天,各地善男信女喜欢齐聚寺庙朝拜,形成了“二月初八朝寿佛”的民俗。而始建于唐代的灌阳云台寺,也是湘桂十余邻县数百万各族同胞信奉无量寿佛的朝拜胜地。

农|具|节

01

于是,每逢此日,附近各县的人们纷纷涌进灌阳朝拜,可谓热闹非凡,形成盛大的“二月八”庙会。起初各地的民众只是相约农历二月初八到灌阳县城赶庙会,并借此机会进行各种农具、农产品的交易。

02

但随着参加“二月八”庙会的商人越来越多,农具生意也越发兴旺,赶庙会逐渐演变成了农具及农副产品交易会,农具节也因此形成,并于清朝达到顶峰,形成了灌阳县一道独有风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9.3.14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都是开山寺的庙会,也是释迦牟尼佛出家日,所以佛界众信徒及各寺庙都会举行...
    行者张馨文阅读 6,445评论 0 1
  • 【解析】 《选举法》第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由国库开支。国库分...
    双髻山府正堂阅读 514评论 0 3
  • 全氏祖居堂号京兆堂郡,就是现在的陕西省长安县。周朝时,有种官职叫泉府官。泉是古钱币的名称,泉府就是专管钱币的官。其...
    全氏人全氏事阅读 5,883评论 1 2
  • 太揪心了,9月5号凌晨,福州市永泰县消防大队一辆消防车出勤,救援途中在塘前乡赤鲤村被洪水冲走,车载9人。 截止上午...
    温小和阅读 384评论 0 1
  • 20230905四点五十四星期二《父母教育子女必修课》彭凯平7 昨天上班一天,中午父亲做的米饭,两个孩子吃完饭一直...
    每天坚持阅读 93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