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这本书我才刚开始读,惭愧惭愧!暂且不论,平凡的世界读进去就被路遥先生的文笔所惊叹,人物形象刻画饱满细腻,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的描写让我仿佛身处那个年代,也将自己代入孙少平这个角色。在我看来,孙少平的性格和我很像呀,自己很自然代入孙少平进入书中经历那段人生。
其实我很早就听过这本书了,同名改编的电视剧播出也知道,不过也没看。哎,怪就怪在自己以书名为偏好,觉得哪个书名对自己的胃口就去看哪本书。平凡的世界确实很平凡,被丢到旮旯角落里,以至于蒙上了一层灰,一本好书受到这样的屈辱,我实在是发自内心的忏悔。原谅我,路遥先生,我这就准备看完。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路遥在发表其中篇小说《人生》顿时名声大噪,铺天盖地的专访,邀请,可是他不喜欢如此,对自己的作品不满足于现状。路遥心里一直有一本想写的书,关于建国后的那个时代,充满阶级斗争的那个时代,在改革的大洪流下普通人命运的挣扎。于是,他收集整理各种资料,报刊,相关书籍。为了小说的真实性,环境的还原,自己跑到矿区写作,环境很是恶劣。
为了完成他心目中的这本书,路遥忍受了来自环境,亲人,外人以及精神上的困苦。时常写作到凌晨四五点,每天保持写作十八个小时,这种为了文学,为了艺术的献身,伟大而又可敬,让我可是惭愧万分。
现如今看来,这个浮躁的社会可是没有人能有这种为了文学艺术事业献身的精神了。信仰唯金钱至上,大都数所谓写字的文人也都都是沽名钓誉,充满功利主义的色彩,可悲可叹。尤其是那些抄袭别人文章,这跟强盗有什么分别,不,应该比强盗更可恨,强盗抢的只是身外之物,他们这是为了一点利益出卖自己的灵魂,窃取别的思想,这是侮辱文学与艺术。在我看来,书与老婆概不外借。更何况是自己的思想,自己写出来的作品呢。
好了,不说这个,还是说说《平凡的世界》,虽然我没有读完,不过确实当真不愧是茅盾文学奖桂冠上最闪耀的明珠,值得我去多读,深读,细细品味。说实话,我也有类似的想法,依托现代化的进程,写一部史诗巨作,不过现在说尚且言之过早,在没有一定的阅读量,没有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还是不会动笔的,大量的准备工作也是要有的,不然写出来自己都会嫌弃。
大抵如此,书还没读完,就来写读后感,自己厚着脸皮发表一下自己胡乱的看法,待读完后再好好品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