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年底了,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员工明年还不会回来的问题。这个问题真的是太重要了,要是员工确定明年不回来,那很简单,直接不发年终奖,关键是在于不明确员工会不会回来,发少了怕不来,发多了又觉得吃亏。
有的员工,拿了年终奖,明年还是不回来,老板心里是很不舒服的,觉得这个人太不衷心了,甚至会在心里对员工产生怨恨,觉得别人亏欠了自己。在职场上,这种怨恨的情绪是非常常见的,但也是最莫名其妙的。
因为本质上,员工和企业之间是雇佣关系,年终奖本来就是对员工一年劳动成果的肯定,所以员工拿了年终奖,第二年不回来,并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反而是很多员工,因为太“中心”,提前告诉企业自己要离开了,导致自己本来应该有的年终奖也拿不到了,这个时候怎么就没有人骂当老板的不厚道呢?
其实说到忠心,并不是就一定要认准一个企业,认准一个老板,就跟定他了不离开了,而是要坚持自己的本心,做到不自欺。因为人若欺人,必先自欺,这就是所谓的自欺欺人。
忠首先就是要将心比心,儒家常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就是这个。我们在企业里,想要做的自然就是让企业更好,没有人会想要把企业变得更糟糕,但是反过来,作为企业的老板,领导,有没有想过要让员工过得更好呢?
之前在网上看到这样的例子,有一个员工在企业兢兢业业6年了,可是工资却没有涨多少,反而是一个新人的工资比他还高,迫不得已他跳槽了,原来企业的老板还很生气,还要去找他麻烦。
这种现象在我们的职场圈子里面多吗?其实不算少,这是人力资源里面非常大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老人不值钱的问题,跳槽的人因为有选择,他们对于一份工作的行情会更了解,而忠诚的老员工因为没有出去看市场,所以他们不知道自己岗位现在的市场行情,这就导致了一个老人吃亏的怪像。所以甚至经常会有人说:工作做得好,不如跳槽跳的好。其实当一个企业里面,跳槽跳的好的人太多了以后,这个企业就危险了。这个时候企业的问题就是:企业人才培养的速度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速度,因为大家都想着要跳槽。
其实不仅仅是企业没有给老员工涨工资的动力,大部分企业也没有给老客户降价格的动力,为什么呢?很多时候,新客户的拿到的价格往往比老客户低,为什么呢?就算给老客户要降价格,也是要晚点降,因为降的那都是真金白银的利润啊!其实无论是工资也好,还是老客户的价格也好,这里面都存在着欺,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欺。
所以老员工老客户为什么要跑呢?因为被欺了。想要老员工老顾客不跑,不要欺人家。
不欺,自然就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