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亲子日记第130天2018.5.30.周三徐子涵爸爸

      今天的读书表现也很棒,6:00叫醒,起床后便开始读经,今天读的是新的一章《述而》,所以不求遍数,求读准,跟读了两遍便差不多能读下来了,我去给她准备最喜欢吃的馄饨。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中午接她时说,上午练节目练了三节课,没回教室上课,我问她学的新课你能跟上吗?每天要提前预习一下,不明白的地方记出来,抽时间问问老师,她倒挺自信说没问题,就是有点累有点热,想吃个冰淇淋,馋了几天了,就买个小的吧,解解馋就行,她明白不能多吃,很配合地要了个三块钱的,在车上就解决了。

      今天起的早,又累点,快速吃了她姥姥给包的饺子,午休很乖的上床。我五点起床,也困了,幸福地午睡了一个小时,补足了精神。

      放学后又惦记着去同学家,完成作业就可以玩了,还不缺好吃好喝,估计比在家要轻松多了,为了让我答应,连玩闹时腿上磕破皮都说不疼(笑),她同学也是渴求我同意的眼神,去吧,只是又要给同学家长添麻烦了!好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孩子时期也是培养好学心性的最佳时期,不可亵玩矣!

      古人把孩子分为四等:

第一等人:  好学且聪明

第二等人:  好学但不聪明

第三等人:  聪明但不好学

第四等人:  不好学也不聪明

      第一等和第四等人较少,第二和第三等人居多。

      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但好学的没有几个,为什么呢?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很多:社会因素、学校环境、父母身教,还有孩子自身的原因……总之,很多聪明的孩子急躁、浮夸,心沉不下来,何谈有稳定的心性、好学呢?如果没有好学的品质,聪明的大脑也只是个工具而已。

      人生如果没有好的发展方向,聪明就会使用不当,变成小聪明,对社会有巨大的危害。如果不培养孩子好学的精神,聪明的大脑也可能被废弃,何尝不是古人所言“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想必我们家长都愿意把孩子培养成第一等人,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好学的重要性”,更不知道如何培养孩子好学的精神(在读书过程中“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都是在为培养孩子好学向上的品质做准备),当然更没有抓住培养孩子好学能力的最佳时机。

      如果想培养孩子进德修业、志道乐学的品质,意味着孩子就要有真常悦乐的心性。孩子的心性就像是一块海绵,给他什么他就吸收什么,现在的输入决定他将来的输出!而经典是最滋养孩子心性的语言,老实大量读经包本能大大稳定孩子的心性,也是磨砺、提升和丰润孩子心性的不二法门,是最考验孩子心性的马拉松!我们都拥有着一个聪明的孩子,要珍惜培养孩子好学的关键期,给孩子一个最好的教育——“磨砺孩子心性的”教育!如果真是这样,实为少年之幸!家庭之幸!国家之幸!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