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儿孙绕膝,幸福满溢
寒假伊始,在校值班的我,接到同学母亲因病重住进重症监护室的突发消息。经过数日治疗,病情虽有所好转,但从重症监护室转出后,结合医生的诊断与阿姨的自述,才惊觉其病因竟源于生病前与叔叔长时间的生闷气。愤怒伤身,更易使人陷入忧郁与无尽的胡思乱想。我不禁深思,倘若儿孙们能时常回家,多陪伴、多倾听、多劝慰,是否就能避免这样的悲剧,让家庭重归温馨,不让遗憾滋生。
(二)尽孝须及时:莫让等待成遗憾
我老公的大姑,年逾八十,自去年因病生活无法自理后,便由兄妹四人轮流悉心照料。近半年来,每次通话都能感受到她心情的低落。年前周末,我们特意前去看望,临别时,她泪眼婆娑,口中喃喃:“你们的到来让我欢喜,可一旦离去,我心便空落落的……” 春节过后,我们本计划再次探望,却不料因故未能成行。次日便传来大姑因脑出血昏迷的噩耗,情况危急。我老公托关系进入重症监护室,只见大姑身上插满管子,身旁机器发出令人心碎的滴滴声。昨日再访,大姑虽略有意识,却无法言语,见到我们,情绪激动,我深知她定有千言万语想要倾诉……这一幕幕,无不在警示我们:尽孝切莫等待,莫让子欲养而亲不待成为永恒的遗憾。
(三)父母在,不远游:珍惜身边的每一次相聚
大年初一清晨,尚未起床的我们,接到老公表叔父的紧急电话,告知其母(我老公的妗奶)不慎从床上跌落,伤势看似不轻,让我们前往查看。我老公迅速诊断后,宣告了妗奶的离世,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让叔父和小姑难以置信。妗奶的两个女儿因在天津从事家政工作,今年春节未能归家,接到噩耗后急忙赶回。料理完后事,表姑来我家叙旧,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皆是未能及时尽孝的深深遗憾。这再次提醒我们,父母健在时,应尽量减少远行,珍惜每一次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以免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
(四)尊重老人的选择:幸福不应强加
我老公的一位朋友,其父母均年逾八十。年前,他将二老接到广州,本欲让他们在南方温暖的气候中欢度春节,并趁机带他们游览外面的世界。然而,二老在抵达一周后便纷纷病倒,提出回家的请求,却遭到孩子们的挽留,借口车票难求。随着思乡之情日益强烈,加之身体不适,二老竟开始绝食。最终,在年二十九,他们被送回故乡。正月初五,我们探望二老时,阿姨的话语透露出无奈与心疼:“你叔差点就回不来了,在医院住了好一阵子,下火车时都走不动了。他们在那的这些天,除了第一周还算适应,其余时间都是在受罪,睡不好,吃不下,却不敢告诉孩子,只能默默忍受。”这段经历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幸福不应强加于人,尤其是对于年迈的父母,我们更应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和选择。
(五)优秀不止于学业:能力培养同样重要
一位年仅16岁的高二男生,独自从广州乘车返回,将80多岁的爷爷奶奶接到广州过年。年二十九,他又独自一人送二老回家,途中爷爷突发不适,他却没有丝毫慌乱,也未立即向远方的父母求助,而是展现出超乎年龄的冷静与理智。他迅速找到火车站医务室,请求医生协助,及时为爷爷用药,并拨打120急救电话。随后,他有条不紊地安排爷爷住院,联系哥哥接回奶奶,避免了她不必要的奔波。待一切安顿妥当后,才向父母报平安。这孩子的应急能力和冷静处理问题的态度,令人钦佩,甚至超越了许多成年人。这让我想起放假前与同事的对话,她对孩子大学放假回家的担忧,实则是对孩子能力的不信任。然而,这位男孩的故事告诉我们,优秀的孩子不仅限于学业上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他们具备强大的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给予更多信任和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成为有担当、有能力的人。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有益于孩子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