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段日子,一篇名为《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背后,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文章刷爆朋友圈,作为“佛系”青年的代表,也来谈谈焦虑这件事。
先来两句毒鸡汤醒醒脑。
第一:你以为你刚刚被时代抛弃吗?
别逗了,大多数人努力一辈子都达不到少数人的起点,只是互联网的传播让你看到了以前看不到的事实而已!
第二:抛弃原指两人(或两人以上)一起结伴同行,突然有人离开团队,丢下其他人。
可问题是,那些所谓抛弃你的同龄人好像一开始就没打算跟你玩吧。
是不是很扎心。
写这些并不是为了再次放大焦虑,只是希望大家可以用一种轻松的心态来看待焦虑这件事。
-2-
导致我们焦虑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找不到自己。
至于如何找到自己?这个话题就很大很空,我们来试着缩小问题的范围。
找到自己,换句话说就是发现自己的价值,认清自己的定位。
现在,如果让你用3个标签来介绍自己,你会怎样介绍呢?
别着急,你可以认真思考一下。
前几天去上海参加线下活动,认识了很多有趣的朋友。
今天,我们就从他们身上来聊聊标签,聊聊找到自己这件事。
首先,标签最常见的形式有两种。
第一:你的特长。
很多朋友想到特长,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唱歌、跳舞。
比如阔海,用一首原创的歌曲从社群小白登上极致践行大会的舞台,唱歌就是他的标签。
今天文章录完就会放一首阔海的原创音乐,歌名叫做《小傻瓜》,写给他的女朋友的,满屏的狗粮扑面而来。
再比如我的特长就是写作和时间管理。虽然自己不是专业的作者,也不是研究时间管理的专家。
但就像我个人标签所说的,没有太多成功经验,失败教训倒不少。
有时候,特长不一定真的是“特长”。
我们能够分享给别人一点某个专业的经验教训,谈谈某个领域的感悟,就算是你的特长。
第二:你的工作。
你的工作,就是你的标签。
比如子峰,一名食品检测员,和他一起逛街买东西,他都会习惯性地查看产品的配料,和大家分享一些有关食品的小知识。
-3-
其次,除了专业技能上的标签,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对待学习的热情也是一种标签。
听过一个故事,印象特别深刻。
一个年轻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碰到一位老人,年轻人问:“这里如何?”老人反问:“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说:“简直糟糕透了。”
老人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
又来了另一个年轻人问同样的问题,老人也同样反问,年轻人回答说: “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
老人便说:“这里也同样好。”
旁观者觉得诧异,问老人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老人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
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愿意看到什么,你就更容易看到什么。越来越觉得,发现美好也是一种能力。
张建华姐姐便是如此,姐姐今天40多岁,专门从新疆飞到上海参加活动,可谓是横跨中国了。
活动结束后,大家一起在青旅聊天,分享当天的收获感悟。
当时丹丹姐也在,就让大家提点建议,既然“领导”发话了,老铁们吐槽起来也是剽悍行动,宛若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比如我们吐槽一些嘉宾频频出错,不够专业,分享的内容过大过空,不知所云。又比如,我们调侃一些嘉宾积淀不够,撑不起分享的内容。
但张建华姐姐说的一句话击中了我,她说:“我觉得他们挺好的,虽然失误了,但让我觉得很亲切,原来他们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和我们一样啊。”
正因为这句话,突然发现,标签的定义不应该局限在某种技能,某项特长,或许只是你能够带给身边人的某种力量。
-4-
退一步讲,你又没有特长,又没有像张建华姐姐的激情,你又该如何给自己贴标签呢?
最简单地方法就是和朋友聊天。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句话很俗,却是真理的回响,其他人在你身上看到的闪光点,或许你根本看不到。
俗话说得好:旁观者清。当你找不到自己的标签时,不妨和熟悉的朋友推心置腹地聊一次,问问他们,你的特长在哪里。
再退一步讲,当上面的方法都用尽了,还是找不到自己的标签该怎么办?
有句话你一定听过:“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如果你真的找不到自己的标签,发现自己没有特长时,就从现在开始,打造属于你的故事。
焦虑,有时候就是把太多注意力放在了那些不可控的事情上,我们得知道,过去的已经过去,可是未来,才刚刚开始。
-5-
成功的定义有很多,每个人的标签也不唯一。
人生最可悲的就是,既活不成别人,又弄丢了自己!既够不着明天,又荒废了当下。
至于怎样才算做自己,实话实说,这篇文章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或许它本身就没有标准答案。
但我想,每一个坚持做自己的人,都会坚持过好每一天,都会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更会全力以赴迎接每一次挑战。
愿你早日找到属于自己的标签,早日找回自己。
我是用时间酿酒
专注个人成长、时间管理类文章分享。新书《丢掉玻璃心:别让坏情绪控制了你》已上市,转载请私信。
如果喜欢本文,别忘了点个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