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开发】扯淡 Method Swizzling

写在前面

关于 Method Swizzling 这个东西,已经有很多高人写了详细的文章来介绍,我就不再班门弄斧,往深了说了。
而且不作延伸的话,这项技术本身也没有复杂到要长文论述的地步。
本文旨在帮助不熟悉这项技术的人,开始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尝试使用它。


这是个啥

  1. swizz 这个词在英语里面是“欺骗”的意思。
    Method Swizzling 也叫做“方法调配”、“方法混合”、“方法调和”,是用来互换两个方法的实现的技巧。
  2. 这东西并不常用,比如我们用方法 A 实现了 a 这件事,方法 B 实现了 b 这件事,现在你非要用 A 实现 b,B 实现 a,即便技术上是可行的,你图个啥?回头再换回来你还记得不?再换第三次呢?
  3. 那么什么时候可能需要用到这个东西呢?调试的时候。
    如果方法 A、B 我都知道怎么实现的,那确实不用换。但是假如方法 A 的实现被隐藏了,那么我是不是可以用方法 B 调用方法 A,再顺便添加点别的功能,然后进行 A、B 实现 swizz。
    这样再调用方法 A 的时候,就多了一点我们之前顺便添加的功能。
    有人会说,你这有意思么,你直接调用方法 B 不就得了,为啥还要换?重点在于,方法 A 如何被调用可能不是我们可以决定的啊。或许这个方法已经在无数个地方被调用了无数次,那我想批量替换的话,当然就可以 swizz 了。

举栗子

比如说,在某个项目中,NSArray 实例的下面这个方法被调用了 N 多次

func containsObject(anObject: AnyObject) -> Bool

现在我想调试一下,看看如果这个方法返回 true,即数组包含我们传入的元素的时候,这个元素在数据的什么位置(index)。

func indexOfObject(anObject: AnyObject) -> Int

当然直接调用上面这个方法就可以知道 index,但是 <code>containsObject</code> 被使用了太多次,Xcode 现在又不支持 Swift 重构,懒得改了。那就写个新方法,给原方法加个可以输出 index 的功能,再用 swizz 替换一下两个方法的实现吧。

这里我贴了完整的一个 demo 的代码,你可以直接粘到 Xcode 里面运行。

import UIKit

class ViewController: UIViewController {

    override func viewDidLoad() {
        super.viewDidLoad()
        
        let arr = NSArray(array: ["Swift","Method","Swizzling"])
        
        print("-----Swizzling 之前-----")
        print(arr.containsObject("Swift")) // true
        
        NSArray.swizz() // 方法互换
        
        print("-----Swizzling 之后-----")
        print(arr.containsObject("Swift")) // 先输出 index,再 true
        
        NSArray.swizz() // 方法再换回来
        
        print("-----Swizzling 两下-----")
        print(arr.containsObject("Swift")) // true
    }

}

extension NSArray {
    
    // 用来和默认方法进行替换的方法
    func myContainsObject(anObject: AnyObject) -> Bool {
        // 输出元素的 index,这是默认的原方法不具有的功能
        if self.myContainsObject(anObject) {
            print("index:\\(self.indexOfObject(anObject))")
        }
        // 不会产生死循环,因为运行期间,下面的方法已经被替换成了默认的 containsObject
        return self.myContainsObject(anObject)
    }
    
    // 用来给不同方法互相替换的方法
    class func swizz() {
        let originalMethod = class_getInstanceMethod(NSArray.self, #selector(containsObject(_:)))
        let swizzledMethod = class_getInstanceMethod(NSArray.self, #selector(myContainsObject(_:)))
        method_exchangeImplementations(originalMethod, swizzledMethod)
    }
}
console

【注意几点】

  1. 这里我先后调用了三次 <code>containsObject</code> 这个方法,其中第二次,它的内部实现被 <code>myContainsObject</code> 这个方法的内部实现替换掉了。
  2. <code>myContainsObject</code> 这个方法乍一看是死循环,如果你直接调用它的话,它也确实是死循环。但现在我们是在 RunTime 期间,动态地决定这个方法的内部实现的,在我们调用这个方法,进入它的函数体的时候,它的实现就已经被换掉了,所以在它的内部,你应该把 <code>myContainsObject</code> 这个词在你的脑子里换成 <code>containsObject</code>(如果确定此时两个方法确实互换了实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转至元数据结尾创建: 董潇伟,最新修改于: 十二月 23, 2016 转至元数据起始第一章:isa和Class一....
    40c0490e5268阅读 5,831评论 0 9
  • 1. Java基础部分 基础部分的顺序:基本语法,类相关的语法,内部类的语法,继承相关的语法,异常的语法,线程的语...
    子非鱼_t_阅读 31,934评论 18 399
  • 该文章属于刘小壮原创,转载请注明:刘小壮[https://www.jianshu.com/u/2de707c93d...
    刘小壮阅读 43,688评论 141 272
  • 目录 Objective-C Runtime到底是什么 Objective-C的元素认知 Runtime详解 应用...
    Ryan___阅读 5,920评论 1 3
  • 今日市场多头开始松动,可轻仓试空,推荐等级分别为3星、2星,把握较小,谨慎操作。目标都在下方虚线左右。 焦煤:永安...
    hillfuture阅读 70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