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谁于起伏的光阴里早已沏好了一盏系我一生,细嗅此间滋味,隐约读懂茶叶的一生芳华。出于名山,瓷器为伴。愣是把寻常日子点缀成了诗意弥漫的岁月。曾在长夜无眠的夜里,推窗看天上月华沁凉如霜,总能想起幼年时母亲用那双粗糙的手掌托起粗瓷碗中浮游的茶叶,即使时隔多年每到想家的时候,依旧回忆起茶香所散发出的温馨气息。茶的余温是一个太过关乎烟火的故事。因此落在时间的一隅便能开成篱边一朵素淡的野菊,盎然兴致只为引过客驻足,揽游子入梦。
世人常言:“人淡如简,心素如茶。”素心方可饮茶,置于花前月下。最早的制茶工序元稹的诗中就已经提出来了:“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一杯茶的千层况味须经过反复的碾压,香味沉淀在岁月里便显得愈发厚道。而时光中历久弥新的感受恰恰成就了质地坚实的内容。含于口却溶于心,一触及散。饮一盏茶意欲深究的不止是一个故事,而是一份久违的感动。譬如读木心先生的诗,就着一盏茶的
时间,读出纯朴自然的感悟或是聆听发自肺腑的心声。恍然想起木心写过一首《从前慢》,慢到一生只可爱一个人。今非昔比,如今的节奏正以飞快的速度发展。咖啡的浓烈似乎想要取代茶的清幽。然而,咀嚼着诗意饮一口茶,漫不经心间过滤掉我们这世界里的繁花障眼。那带着茶叶质感馨香扑鼻的诗行,着实是用文火细煮慢炖出的一盏茶。读懂了,日子纵是如白驹过隙般流逝,心中仍是怡然自乐。不留痕迹,才是品茶的至高境界。世味凝于一盏,沧海桑田煎于一盏,只为孤寂的灵魂能够在茶叶的召唤中迷途知返。
我这一盏茶从风华正茂饮到华发满头。
陆游有诗:“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这盏茶将人间烟火收纳其中,品尝一口似是故人来。或许是那云游四方的僧吧,踏尽红尘,窥破人心的痴。燃起青灯为每一颗迷失的心祈求光明,为每一个漂泊的灵魂祈求安定。在这偌大的尘世,他情愿一苇以航在禅意生成的佛海里渐行渐远。那人戴着斗笠,披着蓑衣,终有一天走得累了,找个驻足的地方暂时休息。他就站在扬起的满天玉屑中,神情倒有些清冷的意味恍觉三分是傲气,七分是不屑,肃杀天地间飘渺尘埃。地面上映着的是寒光闪闪,绿竹莹莹。他用苍白的指节叩响乌木门,“笃笃”的敲门声绵长而悠远,几经回旋似乎在聆听跨越世纪的回音。那里藏着一个清旷久远的旧梦。及至读过《红楼梦》中妙玉烹茶的情节,我相信她必定深得玄理三昧,唯有冷眼旁观者才算看的最透彻最真实。因此也就更加计较纯粹与否。唐代徐夤论及饮茶曾提出高格调:“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似绿云。”春水、荷露、梅雪得自然之精华,晶莹剔透,清洗在逝去岁月里曾饱经风霜已然蒙尘的心,萦纡头脑间的始终是那一股子沁人心脾的幽香。妙玉品茶亦是颇为精致,茶冲三遍才能饮,前两番是为了洗去茶叶上的尘泥。如此慧心别具,自能彰显出她与众不同的品味和孤标傲世的态度。这就是饮茶者的风骨,清净,通透,与世无争。
周作人在《喝茶》中写道:“喝茶当于瓦屋之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半日茶水清涤,涤尽冗长岁月里的芜杂尘念,换来心间朗月高悬,袖中清风出入。他年相忆,灵澈之水缓缓注入,侧耳倾听水与杯壁碰撞的声音,听到的是这盏茶的前世今生。也许茶与木鱼石是前世的恋人,所以才相约今生不离不弃。我喜欢坐在青石板上品茶,咂吧一下嘴就是唇齿留香。偶能看见庭前飞燕绕梁而过,燕语呢喃如小儿女情话缱绻。天为河,云作堤,头顶上轻柔似雪雅然卓绝的槐花尚在。我总央求母亲拿出昔年珍藏的茶叶罐,多么美好的意境,诗一般的画面。母亲就会拿来粗瓷碗用洁白的手绢拭却碗壁外缘的细尘,透出枝枝蔓蔓的青花,呼出的一口气融进弥漫的茶雾里。静夜里,薄月凉似霜色,为夜染上了迷离的气息。不断的浸染心中的孤寂,我只要握紧手中的杯盏,便再也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我贪婪的吮吸着空气中茶叶的香气,它能安抚我浮躁的心灵。时有槐花飘落碗底,我就嚷着要母亲用汤匙除去,母亲瞥见碗底的槐花淡然一笑:“这槐花倒是挺香的,和茶水放在一起正合适。”仔细嗅,空气中充满了茶水和槐花混合的香味,二者融为一体,香气微妙,让我顿觉人生何其美好。
祖父酷爱饮茶,每年谷雨前后都会特意嘱咐远方的亲戚捎一包茶叶。他用精心准备好的瓷碗沏茶,每天傍晚从田里干活回来,就着昏暗的灯光饮茶。所有的疲惫感都在饮茶的过程中荡然无存。大半辈子的积淀就在一万茶中得到了发挥,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也变得不足为贵。偶尔挥毫蘸墨,写下几笔小楷,毕生的寄托,都随着婀娜的楷书在宣纸上铺展开来。过于真实的东西都在时间的流逝中灰飞烟灭。茶香氤氲里,听着说书人讲的故事,身不由己的过完这一生。总觉得为自己亲手沏好一盏茶,便是一场人生的摆渡,渡我们远离人生的泥沼,暂时忘记自己安身立命的环境。
我想过独坐轩窗,窗外正对着满架蔷薇,手执茶杯漫不经心间宽释烦恼,就此放下懊人的执念。唯有这花木风致才能配得上茶叶的山水气韵。吐光阴之灵蕊,守在岁月彼岸化一株花静等流年渐老,只求有缘人深谙其苦心孤诣得以采摘,精心挑选过的茶叶须经过沸水冲腾,方能浸润出生命的赤诚。品茶可以理解成人生的态度,那是收拾好自己重新在这个世界立足的把握,心瞻清净土,八方无挂碍的从容。我并不觉得饮茶有附庸风雅之嫌,反而从杯盏中尝出时光之味。那穿透肺腑的力量,一旦直抵胸腔,就是一条线索串联起散落在泥土里的珍珠。若干年后,必为回忆的楔子。结百岁之芳华,濯心际之浮尘,不语自有人凭栏一笑将烦恼付与东风,选在百花绽放的时节,面朝满园春色含一口茶,问己新何为,或只求淡泊,才着意隐去名利,本应该翻腾奔涌的心就此窒息。在雅俗交错的间隙里行走,人生才显得生动有趣。一袭布衣,捧两三本素书阅读,择一田园小憩,片刻间忘记了人间烟火的催逼。澄明的心灵浮漾在杯盏里,生生相约,世世相守,光阴乍变,凝成了时间河流里的琥珀。
青年时期宜于品赏茉莉,玲珑的身段加上清幽的香气,让我联想到细水长流这个词。年轻时候精力固然充沛,总要淡而适之,如此才可令人心旷神怡。茉莉的馥郁源自于岁月的馈赐,每一个翻炒的环节都提升了相应的品质。那香味是一个风华恰好时的见证,馨香弥漫在周围人的心里始终是温暖的。倘若阅尽沧桑后疏离了人群,一身淄衣染尘,半生风霜依旧。普洱茶便将人生的经历揉进了时间雕刻的皱纹中。茶叶上每个细小的褶皱,都是精心梳理过的故事。年份愈是持久,香味愈是香酽醇厚。入口即是苦的,那苦涩的滋味在舌尖上打着颤如一股涓涓细流渗入到心里。说又能说品茶不是在参悟人生呢?如同戏剧般波澜起伏的剧情,早已随清香飘渺的茶水汇进生命的潮里。涨落有时,春夏交替。李德裕曾权倾一时,年少且有神童嘉誉,后来卷进党派竞争的漩涡沦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晚年被贬作崖州司户。
天涯海角之远也莫过如此。虽负累带枷,心却没有深陷囹圄之感。李德裕性喜饮茶,籍此排遣内心的抑郁。惠山泉的典故就是讲的李德裕的茶缘。水已是山的灵魂,茶更兼山水之恩,故相得益彰,殊为精妙。正是从那一盏茶中读出了人生况味。沉浮各系事物两端,万物各有兴衰两面。
闻声于陆,飘灵若羽应该是对陆羽这一生最为精确的诠释了。然陆羽之幸在于遇见了一生的莫逆之交茶僧——皎然。“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他是最早提出提出茶道概念的人,同时也启发了茶道的一代宗师。陆羽年轻时也曾受困于万丈红尘,怅然而不得志,钟情仕途,许是心倦知返,释彼凡尘俗心而一变为性情中人。也曾浩气长舒展望过未来的青云之志,终是驭长风万里将尘念渺渺融于一盏。浮生无多事,不如吃茶去。倾情于芽色的清茶,好像回眸时一不小心遇上年少的自己。灵性未泯,清的得通透。最好的活法不过看遍人间世仍能持一颗云水禅心。他定是羡慕过王子猷的,雪夜兴起便不在乎行程究竟有多远,若兴尽就不要再问我的归期。真是魏晋名士,放诞不羁,能如此任性,恐怕千古无二了。何必执着相见与否,就像一朵花开过,缘分已尽,我惦念着你心里明白就好。陆羽亦是,他和茶是神交,是惺惺相惜。他立志让茶流传于世,便徒步翻越高山,只为在无数的植物中觅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茶,仔细品赏,除去相知恨晚,这一品就是一辈子。我们眼里陆羽沏的茶如泼墨的山水画层叠有致,技巧之外始见境界。唯有真正懂茶,茶亦愿将长了一生的光阴毫无保留的奉献给他。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一个轮回,一段醒悟,茶叶惊醒于那个用沸水冲腾的时刻。杯中续上的茶,黛瓦红墙青苔,檐下一盏茶,反复咀嚼间一生光阴好像就沉淀其中了。摆放青瓷碗在雕花的八仙桌上,打开收音机勉强营造一点怀旧的气氛。听一段洗曲,霸王别姬,桃花溅泪,人世婆娑摇曳,曲终人散后才恍然知晓窗外原已立着的花苞早已就凋零。徒剩下
孤零零的枝头挺立在北风中。待心猿深锁,雪沫翻转别尘寰,不知能遇上谁讲述一个禅宗故事。坐看二月春风吹开了光阴深处枯枝上吐出的新芽。趁淄衣尚未染尘,饮一盏茶小憩,醒来后才发现今生今世已经换了别人的河山。便以青梅为引,煎一盏世相的茶饮后即可于颠沛流离中安身立命。有茶相伴,何必求得东篱野趣,自是心下陶然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