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论语》(5)

吴宣影

     

        在童年的记忆里,《四书》深奥难懂,高不可及。随着年龄的增长,自2012年冬天接触传统文化以来,对这些国宝级经典真的是喜欢起来了,尤其是《论语》,读过五六十遍了,前四篇读了有七八十遍。这是我有史以来读的遍数最多的一本书了,虽说书中的微言大义我还吃不透,但先秦文学读起来那种顿挫感、韵律美足够使人享受了,更何况经典带给人的能量了!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对话,读圣贤书就是和圣贤对话。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他在古代享有崇高的地位,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言,并号称中国的“圣经”。

  我们现代的成语,80%来自《论语》,其中的许多名言警句,至今还激励着我们,如“朝闻道,夕死可矣!”“吾日三省吾身”、“ 温故而知新”等。

      说到《论语》,我们不能不提及孔子,他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世界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在世时就被誉为“天之木铎”、“千古圣人”,后世更是尊称其为“至圣”、“万世师表”。“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可见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中的地位。孔子思想中最光辉的一点是提倡“仁”,主张礼教、礼制。

        孔子出生在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三岁父亲就去世了,他的幼年非常孤苦,青年时期母亲死了。有一次,鲁国的贵族季氏欢宴名流,这位十七岁的居丧的孔子便穿着孝服跑去了,季氏的家臣阳虎向他喝道,“我们请的是有地位的人,并不招待叫花子,你走吧!”孔子便只好退了下来。经过这一番挫折,孔子更加发愤了,于是有“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8年暑假,我集中时间读《论语》,曾不止一次的泪流满面,当时写过一首古风:

孔子礼赞

麒麟吐玉书素王,万古长夜放光芒。

老安少怀平生志,为人温让恭俭良。

发愤忘食乐无忧,射御书数六艺强。

周游列国十四载,仁政以德安家邦。

弟子三千七二贤,有教无类育栋梁。

六经删述传后世,陈蔡绝粮圣心彰。

诗书礼乐施教化,克己复礼仁义长。

韦编三绝修十翼,斐然成章归故乡。

明知不可而为之,滔滔天下不辟藏。

金声玉振集大成,颠沛流离圣道扬。

万世师表垂千古,至圣光辉耀华章。

德侔天地昭日月,道贯古今爱无疆。

        读经典使我内心有了力量,未来有了方向,对人生充满了自信。《论语》是我今生最喜欢的一本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