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到了年纪,刚刚大学毕业,就已经有朋友开始陆续走向婚姻了。
在这里,我既没有说“婚姻的殿堂”也没有说“婚姻的坟墓”,因为此刻的我既不向往婚姻,也不厌恶婚姻。所以没有任何修饰词,只是用了一个普通的名词作为这篇文章的开场。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朋友的婚礼,但是以这样宴请的方式与朋友相聚已经是今年的第二次了。
虽然一场是订婚一场是结婚,一个是男生朋友一个是女生朋友,但是这两场喜宴上带给我的一些感受确是有些相似的。
这么多年见过了父亲和那些朋友的迎来送往,以及自己也与很多朋友渐渐失了联系,经历一些悲欢离合之后,如今在这样的年纪,以这样的阅历参加朋友的婚礼别有一番感慨。
婚礼上站着的,是我的一个发小。我们从出生开始就认识了。
几个小时以前,她穿着红色的传统的明艳精致的婚服,等待着出嫁。我突然有些恍惚,明明在婚礼前夕我们还侃侃而谈,像小时候那样聊着最近的生活,而今天,那个一起长大的姑娘就要踏入新的人生阶段了。我回想着贴满喜字的婚房还有我们畅谈的画面,都在告诉我这个人一直都是我从小认识的那个人,哪怕她从此就要嫁为人妻,哪怕我们从此天各一方。
几年前的一个冬天,在我生活和心情非常糟糕的时刻,我拖着沉重的行李来到了同在异乡的她的家。那天晚上我一直哭,跟她诉说着这些天的委屈。那一刻的她安静坐在我的旁边,听着我不停的发泄、抒发情绪,她像一根救命稻草救了当时的我。
时间再往前两年,那时候我们刚刚上大学,在同一个城市的我们偶尔会约在周末出去玩,逛商场、吃饭、泡图书馆。
大部分我见她的时候,她都在笑。她是一个很爱笑的女孩。她的长相并不出众,可她的乐观自信对于时常感伤的我来讲就像阳光和星光,时常治愈着我。
再往前,时间来到高中时代,当时我们同处一所高中,她比我大一届,在我转学之前我们基本天天都会见面。还记得有一次晚上去她们寝室玩儿,被宿管阿姨抓个正着,还被罚写了检讨。
还有一次,也是在高中,不知道当时是不是因为我心情不好亦或是学习压力太大。某天刚回到宿舍,就发现枕头上放着一张小纸条,上边写着鼓励我的话。至今我都保存着,前不久偶然翻到还看了好几遍。
后来她搬了家,我也在外求学,一年也见不到几面,但偶尔还是会通一通电话,打一打视频,就这样继续维持着联系。
“发小”这个词似乎本身就有着特别的含义。与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那些朋友似乎不太一样。因为我们一起长大,在不同的地方求学、工作,然后又回到同一个地方,一年又一年。
所以基于以上的种种,不知道哪里来的情绪,在她即将出嫁的日子里,我一个人偷偷哭了好久,哭了一次又一次。或许是不舍,或许是其他因素在作祟。
但无论如何,我希望她幸福,然后依旧这样快乐乐观下去。
除此之外,我还拥有另一种感受。那是关于“婚礼”的。
我发现在我参加的为数不多的宴请里,都给我同一种感受。
匆忙与赶路是带给我最大的感受。
我们好像匆忙的旅客,从远方匆忙的赶到这里,与朋友说上几句话,等时间去吃饭,然后在角落里沉默一会,到点散场,从此又回归到人海当中去。
所以这也是我不太喜欢参加婚礼的原因,一切都太慌张了,我们来不及好好相聚又匆忙的告了别。
不过这好像就是长大,我们别无可言。
到了最后我也只是感慨到:
果然万物皆有裂痕,只是这一次那是分别的信号。
爱情总会来,时光也是。无论明天怎么样,我都告诉自己,要按自己想要的方式活下去。
离别的人千千万万,祝我们年年见,归来仍旧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