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2017年11月25日晚,我专程来市里拜访了一位来京出差的在高端珠宝私人订制领域颇具声望的校友。我们在朋友圈里常常打招呼,却从来没有坐过。坐定后一席谈从我开始,逐渐变成了我全神贯注地倾听。
从这位比我小十六岁的学妹身上,感受到的震撼是我四十八岁这一年里不能忘的。她的故事很长,希望日后有机会我能记录一些下来。不说别的,仅她的第一桶金、后来的商业帝国和十个孩子就让我目不暇接,十个孩子里有六个虽然是收养,但情同己出。告别之际,我跟这位学妹说,我们要做后面几十年的朋友。
这位学妹刚刚在三个月前诞下了她的第四个孩子。她给我分享了她写给她的宝贝和所有孩子们的信。包括文字和书法手稿的部分照片。娟秀的字迹让我不敢相信。希望这封信和她的字能在这个喧闹的世界里,给你送去内心的平静、祥和和大爱。
经这位学妹同意,我把她的这封信分享给每一位追寻幸福的朋友。
写给儿子头头一百天 写给我的所有孩子们
孩子,当你来到时,我可以有很多理由放弃你,而我也必须尊重生命。尊重和敬畏生命是我的人生信条。
最近频频想起我的童年生活。七个月早产三斤多,父母都不要,皑皑大雪里就被扔在了门槛,是年迈已驼背的外婆把我抱回家,熬米糊,讨百家奶喝。幼时体弱多病,下巴处还长一肿瘤,是外婆一头头猪一捆捆柴一只只鸡鸭一个个蛋卖了换的钱才足以治好,迄今下巴处还有一小小的手术疤痕,每每摸一摸我便想起外婆的温暖。外婆说我小时候是跟院子里的鸡鸭一起玩的,爬来爬去还经常抓鸡屎吃,长大后每听到外婆讲到这我都会去使劲刷牙。四岁以后,回到爷爷奶奶家,父母把妹妹放到我背上,此后离开离婚,丢下我们,我便和爷爷奶奶一起插秧割稻,上山砍柴,养猪放牛。而后却又在10岁那年,一场火灾将老家的房子烧得一干二净,从此便没有了挡风避雨的地方。童年生活,穿的衣服都是好心人给的,冬天穿的棉袄,棉花絮从破布中滚出来。扔掉它,就再也没有棉袄穿了。更多的孤寂是坐在田间地头。看着送葬队伍用板车拉着棺材缓缓走向墓地,鸟儿在高树上叫得凄厉。那是无比孤独的时光,没有父母没有爱,只有自己。
《圣经.传道书》说:活着的狗比死了的狮子强。多年后,愈发觉得活着就是神迹,活着就有生命力。因人的潜质而定,炼狱也可以视为熬炼金子的过程。当年那个衣食不周,鼻涕眼泪一大堆的小女孩居然也长大了,居然也做了母亲,自然有些老生常谈。
很多年以后当我长大,当我读完大学,当我开始工作挣钱,我首先就是要给自己买房子,那是我渴望的温暖,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在乎的是爱的温暖,精神的灵性。
记得七岁那年,一心一意等在外面的父母回家。跑到村头,站在雪地,整整等了一天也没有见,直到等到我长大。
在中国,有千千万万的家庭都在过着父母与孩子分隔的生活。这么多留守离异的儿童,最大之痛是被剥夺了被父母呵护的权利。《圣经》所说的:“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也没有做到。
轮到我做母亲,迟早和你分离,或是外出做事,或是你一整天都去上学。孩子,你会不会也内心虚弱?过分溺爱与只生不养都不是亲情间的最佳分寸。
孩子与父母相处,又是另一种险象环生,充满了变数。父母也是人,总爱自以为是,侵犯孩子的精神领地,打压孩子。或是放手过多,孩子从小性情顽劣,品行不端。亲子关系也需要拿捏得体,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增广贤文》有言:“大家礼仪教子弟,小家凶恶训儿郎”。我可以把大家的礼仪教给你吗?
“认识吾人之无知,乃是智慧之起源。”孩子,你不是上天赐予我的礼物,是照镜子,正衣冠的最严厉的监督者。
在你没有出现之前,我一直信奉——反省,是一个人回到伟大的起点。自从出现了你,我总在想除了一个人自知和自省的功夫,能不能做到俯下身段,谦卑地承认自己的不完美?犯了错误,能不能表现自己强大的纠错能力?真正做到童叟无欺,包括孩子你信任的眼神?
自从出现了你你,这才发现人生并不是在做单项选择题。童年时光,少女时光叮叮当当的过去,竟然到了生儿育女的年龄。包括孩子你,从一个肉眼看不见的胚胎到十个月后新生命的诞生,再到目送你也不可避免去上学,恋爱,工作。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机会蜕变和新生。命运的偶然与必然神秘交汇,隐藏在诸多现象后根本真理有待每个人去发现。孩子,我多么希望你和我一样都能做一个去伪存真的人,我们可以从世俗的纷繁中提炼高度的智慧。若参透这个道理,世间委屈的父母、孩子可少大半。
不是说谁有了家庭,接下来怎么糟蹋。不是说谁有了婚姻,就不再去经营。不是说谁做了父母,只会玩忽职守。我知道我的生命塑造也是未完成,不止是面对孩子你,就是面对我自己,也必须要做一个勤勉的人,一生追求身、心、灵的和谐。拿出世间男女所通行的标准给你——“一种顽石,这个人能把它雕成一座伟大的雕像,而另一个人却不能使它成器,分别全在性分与修养”。你在路上,我也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