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吃肠粉了。昨晚下班,路过华辉店,看到店里在特珠时期只可打包,不许堂食。打包回家?那味道差远了,还是算了吧。
说起肠粉,那可是咱广东特色美食中的一种,也是我特别喜欢的特色小吃之一。
肠粉,通常是广式早餐的必备品,从大街小巷到早点茶楼都可以看见肠粉秀美嫩滑的倩影。
这么说吧,广东人对肠粉的喜爱就像武汉人对热干面、四川人对麻辣火锅、西安人对肉夹馍的喜爱那样如出一辙。
还是先上个图吧。
大家可以看见,由米浆制成的雪白肠粉中,可以加入猪肉、猪肝、叉烧、牛肉、鲜虾、鸡蛋等多种配料,再配上一点青菜和葱花,当然也可用全素配料(简称斋肠)。由此可见,肠粉口味繁多,不下于十几二十种。如果我们全家人出去喝茶,肠粉是必点项,爸妈喜欢猪肝肠粉和牛肉肠粉,而我则喜欢鸡蛋肠粉(简称蛋肠)。
噢,还有一种肠粉我也特别喜欢“炸两”,这是香港的叫法,“两”即谐音“粮”之意,简单说就是肠粉里面包上新炸好的油条,切成一截截,浇上花生酱,肠粉嫩滑,油条酥脆,啊,香!当然,这做法香港有,广州也有,但我感觉还是港版口味更醇厚香浓,在港工作期间我可没少吃。
虽然肠粉通常作为早点,但我有时也会把它当作午晚餐的。我们单位附近的华辉店生意十分火爆,我不时会光顾一下。来一碟蛋肠,配上一碗红豆沙,绝!
在我的认知里,肠粉之所以好吃,因为那是米浆制成的,我对大米情有独钟,凡是大米制品我都喜欢。不管哪种口味的肠粉,都是滑嫩爽口,晶莹剔透,外皮Q弹,很有嚼劲。还有一大特色就是它的佐料酱油,并非普通生抽或老抽,而是店家特制专用,有一点点甜又带有一点点咸,风味独特。
所以说,刚刚出笼的肠粉最好吃,一定要趁热吃,拌上酱油或花生酱。如果冷了,口感就差得多了。
我很喜欢看师傅们做肠粉,好像在制作艺术品。小店或酒楼制作肠粉的工具多为抽屉式蒸屉。只见点心师傅手脚麻利地在一层蒸屉中淋上一点熟油(花生油),然后将配好的生熟米浆舀到抽屉里均匀摊开,同时铺上薄薄一层肉菜等配料,用旺火蒸上1分钟左右,一张薄薄的肠粉就此诞生了,师傅用肠粉专用铲从前到后把肠粉轻轻刮起,汇成一卷,如同白色的“绵绸”一般,款款装入盘中。
据介绍,肠粉好吃与否的关键在于米浆,即肠粉的灵魂就是米浆。这米浆可不是由普通大米磨制而成,而是要用老米,经过通宵浸泡后磨制出来的,这样的米浆制成的肠粉才会软润爽滑、入口弹牙、色白甘香,令人回味无穷。
当然,有些店家用粉也可以调制出米浆,但作出肠粉的口感却截然不同,这就是为何表面看似一模一样的肠粉,吃起来口感却有天壤之别,也是同样卖肠粉的店家,为何有的生意好,有的生意不尽人意的症结所在。
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肠粉半成品和原材料随处可以买到,热爱美食的朋友会在自己家里蒸制肠粉。当然,如果家里没有蒸屉的话,用一只不锈钢盘子来蒸也可以,再铺上自己喜欢的配料,效果也是不错的。
现在,全国各地都能吃得到肠粉,但是友友们如果有机会到广东来的话,一定要品尝一下地道的广式肠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