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难忘的人物》作者琳达·西格是好莱坞的资深编剧顾问,从1981年起为2000多部剧本和100多部电影担任策划咨询工作,并在30多个国家教授剧本写作。
这本《创造难忘的人物》是继《编剧点金术》之后作者的另一力作。书中着重探讨创造丰满人物以及人物关系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新手还是有经验的作者来说,书中涉及的人物创造的一些角度和原则都是非常具有借鉴意义的,可以说,他们是创造丰满人物所必需考量的一系列要素。
很多新人在开始写作的时候,会有诸多方面的考量,有的时候他们会因为自己对题材和人物的不熟悉而放弃创作。但从《创造难忘的人物》中,我们知道,即使经验再丰富的作家,他们仍然需要面对自己毫无经验的作品。所以对于创作来说,研究是应有之意。
创造人物的第一步就是研究。贯穿一生的观察和总体研究能够产生大量的细节。
“首先你要知道,你不是从打草稿开始,你这一辈子都在做着研究。因此你有很多素材可以利用。”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在我们的一生中那些令人难忘的人,他们的出身背景,是哪里人,做着什么样的工作,有着什么样的家庭,正在经历着什么。他的什么话让人懊恼,他什么时候会发飙,什么时候又显得很可爱。回忆一系列的细节,并一一记录下来,你会发现,不知不觉间拥有了一个令人难忘的角色原型。
在很多方面,我们都是可以借鉴这样的手法的。这就是源于编剧角度的观察和记录。
《创造难忘的人物》,这本书会让人开始更多地在意起生活的细节,因为从书中诸多编剧的创作经历里,我们知道,他们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塑造人物的。
除了谁、什么、何时、何地、为何……这些故事要素,面貌、语调、口音、笑声、吃饭的姿态、口味和习惯,很多细节都可以帮助我们丰满一个人物的原型。而开始这一切之前我们需要刻意地观察。
当然我相信很多渴望创作的人,都为人与人之间的迥异而深深着迷。同时他们也对神秘而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
从一个人物的塑造角度来看,书中对人进行了不同气质性格的分类,这些是基于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从类目分明的类型人物开始理解人物的性格和他们的表现。
比如感官型的人物通过感觉体验生活。他们倾向于活在现在,对周围的事物反应灵敏。就像詹姆斯·邦德——喜欢享乐、开快车、体力活动和漂亮女人。
思考型的人基于原则而非感情做出决定。他们善于思考情况,找出问题,控制局面并提出答案。
感受型的人对他人很友善。他们经常敞开心扉,表露感情。体贴、热心、有同情心。
直觉型的人对未来的可能性抱有兴趣,他们富有新观念、心怀预感,摆弄直觉。比如《华尔街》中的伊文·戈登·盖科,就对计划和安排很有直觉。
当然类型只是说明突出特质,有的时候人物的性格是复杂多面的。大多数人或者说人物,都倾向于通过感官和直觉从周围世界中获得信息,并倾向于通过思考和感受处理信息。
从这方面我们知道,编剧并不是简单的感受型的工作,他更倾向于上述的行为模式,是一种拥有着缜密思考的塑形。而编剧的过程,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创想,他是基于对自我和对周围世界的观察。编剧并不需要亲身经历,但他们非常善于挖掘别人的经历。
编剧会从经历中追溯人物的心理过程,行为的反常之处以及心理的阴影面,从而从情境中分析出可以促使人物行动的高潮。当然这么说非常笼统而难以明确,需要我们回到本书以及书中的具体例子才可以感受到。
大部分时候,我相信很多作者都非常有天赋去创造一个有趣的人物,但他的人物没有处于一种流动的关系中,所以总是显得单薄而缺乏阅历。
这有的时候是因为编剧欠缺经历,而更多的是编剧缺乏技巧。
这就说到了本书的另一大内容:创造人物关系。
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我们会发现那些另人难忘的人物并不是因为他们自己的特性而让人难忘,而是因为他处在一系列复杂的关系中,他的思想和行为,以及他周围的人使得他独特。
主角之外,必须有配角和对手戏。而这才是大部分编剧无法很好处理的地方。因为有的时候拿一部电影来说,并没有太多的时间让我们刻画一个配角或者反派人物。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要学会取舍,留下那些功能性的角色和内容。但这样做通常使人物扁平而显得刻板。这是非常致命的。
一场一边倒的较量并不能让人们有兴趣,而一场势均力敌的博弈才让人回味无穷。这让我想到《我的前半生》中的凌玲,作为小三上位,但我们知道这个小三在剧中是很少有声援的。她的处境相对于主角来说居于一边倒的态势,我们看不到编剧对这个人物的塑造,只发现这个人物在小三位置上的表现,这令人沮丧。
再拿电影版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来看,我想编剧就没有花心思塑造人物。人物处在一个被简化的人际背景之中,作为幕后故事的前两世不断穿插、闪回,事实上是对主线情节的干扰。幕后故事和辅助人物一样,都是冰山的一角,浮在水面上的只能是一点点。
就拿对白这一节来说。
书中提到写出好对白的关键在于学会倾听节奏和细微差别。
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形成一个声音——不仅是在对白上,而且在态度上。
有态度的对白,才是对的。
然而我们知道很多影视作品中的对白,只是在交代剧情甚至是潜在剧情,而人物本身并没有体现自己的态度。
事实上,潜台词不是说要把它写出来、注上去,而是要完美地理解真正发生了什么、没发生什么、为什么、在表面上能呈现多少。作品中的这种斗争即在于,怎样伪装到最后一刻,然后挑明一切并制造出戏剧高潮。
但很多的台词都在迫不及待地抖包袱,这事实上无法让观众积极地参与其中。
本书的很多讲解都基于具体的影片角色,无法一一涉及。如果你在创作的路上对角色有困惑,可以拿起这本书读一读,也许会有豁然开朗之感。
最重要的,像作者说的,不要把过多的时间用于写作而停止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