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松奇谈》——高晓松告诉你,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近接连看了几集《晓松奇谈》,渐渐对这个爱自嘲的矮大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是一个知识面,见识,阅历相当广泛的人,什么话题都能聊,却又不仅仅是一个know something of everything的人,相反,他的知识结构大而整,有自己的独立结构和体系。我很好奇,作为一个清华的理科生,他是如何做到上知文史政下知音艺影的。

人的一生时间有限,如何做一个胸中有丘壑,眼中有格局的有趣的人,这是一个永恒的命题。让我们来看看,《晓松奇谈》中,高晓松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1,走多,看多,见多

正如《晓松奇谈》片头所说的,“世界不是苟且,世界是远方,行万里路,才能回到内心深处。未来不是岁数,未来是礼物,读万卷书,才看得清皓月繁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高晓松成为有趣的人最初的铺垫和积累。

高晓松是一个爱好读书的人,并且涉猎广泛,文学,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音乐,影视均有涉猎。当然,最初这爱好的形成也许与他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息息相关,后来却也成了他自己的乐趣所在。

读万卷书还远远不够,他还行万里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用自己的双脚行走,用自己的双眼观察,更用自己的大脑思考,沉淀,才形成了《晓松奇谈》的世界观,人生观。这也是《晓松奇谈》这个脱口秀节目走遍欧美亚韩,见识各地风土与人情的初衷。

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走的地方多,看的东西多,见的人多,是构筑有趣灵魂的坚定基石。

2,乐观,顺应时代而不随波逐流

高晓松说,“我是一个特别乐观的人,所以一切的事都先乐观去看。”

谈恋爱时,他觉得获得了爱情。失恋时,他觉得获得了自由。他觉得人生的很多事情是积极的,向上的。青年时他追逐音乐,因为他觉得那是时代的弄潮儿不悔的青春。中年时他谈天说地,觉得很庆幸没有活在一个特别平庸,一成不变的时代,而是可以亲眼见证历史。

似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高晓松总能找到一条自在的路,做着想做的事,遇着想遇的人。青年时代,他是有个性的音乐人,是导演,创造了感动一代又一代人的《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恋恋风尘》等音乐作品。中年时代,他是各个热门选秀节目的评委,如《快乐女声》,《中国达人秀》,《向上吧!少年》。现在他是著名脱口秀主持人,用他的见识和阅历,不断影响着80后90后的价值观,如《晓说》,《晓松奇谈》。

他顺应时代,是时代的弄潮儿,却也不拘泥于时代,能坚持本心,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既乘时代之势,又坚持自己的特色,既无“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又有“遗世而独立”的高贵,这本身就自带光环,如何能不吸引人呢!

3,自嘲自黑,幽默中带着清醒

高晓松有一个有名的绰号叫“矮大紧”,不得不说,这是他自黑自嘲的一个典型例子。高晓松的脸大,腿美,自拍照丑是公认的,他也常常在节目中以此自黑。就像杨幂的“脚臭”,这种自黑,不但没有抹黑他们的公众形象,反而让人对他们的机智和豁达点赞。

幽默中带着清醒,自嘲中带着豁达,这是有趣的人的通行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塑造有趣灵魂的基石。顺时代而生,应本心而立,这是有趣灵魂的魅力所在。幽默中带着清醒,自嘲中带着豁达,这是有趣灵魂的通行证。

高晓松浸淫时尚圈多年,不断拓展的见识,阅历和深入的内省,才塑造出一个如此有血有肉,棱角多变的灵魂。

作为普通人,我们也许永远也达不到他那样的高度。但是这丝毫不阻碍我们,朝着前方的道路不断前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愿我们的身体与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次写潇洒姐书的读后感,觉得要精简、有逻辑、要理性,还得自律,原来我是需要这样的态度才可以看完此书,难怪趁早星人...
    海豚的世界阅读 604评论 0 0
  • 什么是原液? 原液一词最早来源工业制造中,用于描述某种工业原料浓缩液体的母体。在酿酒业中也有应用,意指酿酒的原浆,...
    珍妮肤阅读 1,801评论 0 0
  • 1、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孟子 2、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3、一日为师,...
    汝之颜阅读 2,014评论 0 3
  • 从很多的原生家庭对人们的影响案例中,看到作为母亲和妻子的女人在其中所影响之深远,很多的名人传记中,大多都提到自己母...
    米勒Li阅读 485评论 0 0
  • 无论打工也好,自己创业也罢,这两者对人职业素养的要求在很多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关联性,并不完全矛盾,更不能用“资方与...
    Lypr阅读 25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