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岁

每天都站在路口的路灯下等女儿放学,北方傍晚6点的阳光仍然曝光过度,白得令人晕眩。

天空偶尔悠闲地飘着大朵白云,偶尔碧空如洗,蓝得一览无遗。

耳机里偶尔听樊登老师讲《亲密关系》,偶尔听彭磊唱《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

初中生们身着一模一样的校服从校门口潮水般涌出,又向着各个方向潮水般散去。

少女们额头上此起彼伏的青春痘,少男们嘴唇上若隐若现的胡须,暗示着蓬勃的荷尔蒙正在这一个个“长大未成人”的身体里横冲直撞。

抵抗突如其来的激素,一定很辛苦吧。

怎么可能做到不动声色?

在心里默默想着。

女儿出现在马路对面的人群里等红灯。

不管在多少个孩子里,你都能第一时间找到自己的,这仿佛是妈妈的本能。

她朝我招了招手,站在路边安静地等待绿灯亮。

我也招了招手,站在路边安静地等待她向我走来。

每到这一刻,心里都会涌出淡淡的忧伤情绪。

暗自盘算过这看似稀松平常其实屈指可数的幸福时刻还能有多少次,700次吧,或者不到。就像可以给她做早饭的机会看着稀松平常其实屈指可数一样,1200顿吧,或者不到,做着做着就剩三位数了。

这不是你在接她放学,不是你在给她做早饭,是她在陪伴你,让你心有所住心有所属,让你有机会表达你对她的爱。

人生在世,能全心全意表达爱的机会,其实屈指可数。

十三岁。

大只的身体里住着一颗不知所措的童心,大脑的发育和身体的发育还没有完全地匹配。

樊登老师说,这个时候的孩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你。对父母权威的不断挑战就是对父母爱的试探,他们想知道爸爸妈妈到底能给他们多大的安全感。

虽然,不管是卑微着、躁动着、彷徨着、乖巧着,时间这班没有返程的列车都会载着每个孩子义无反顾地长大。

可是因为能量守恒,那曾经没有获得的安全感,那被打击的自尊心,那强力压抑的荷尔蒙,或迟或早都要在人生的某一站显现,不是拼命索取,就是喷薄释放。所以,那些奋力压制进心底的情绪,最终会进入潜意识,然后,成为人生。

女儿从马路对面走过来。

接过她手里的水杯和资料夹,把刚刚买的奶茶递给她:“这是沪上阿姨的头牌~血糯米奶茶,味道怎么样?”

她吸了一口,品了品:“把紫米叫成血糯米是为了文艺吧?还有啊,没有珍珠的奶茶是没有灵魂的啊~”

我点了点头,说:“好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