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题:朴树:干净如树
标题上看,关键词是干净
二、架构
导入:朴树最新的视频引出干净的主题词
01-04(4)朴树与音乐结缘的故事
05-11(7)朴树大火,却无法适应娱乐圈
12-13(2)退隐,终于和世界和解。
14-17(4)复出,与世界和解,也依旧保持纯粹
18-22 (5)议论总结升华(他人评价),用第一张专辑和最新专辑对比结尾。
三、详细赏析
导入
朴树录制大三儿的视频(当时的热点)
议论:
看着他说这句话,
我眼泪差点掉下来了。
不知道为什么,
我就是喜欢朴树身上那股干净的味道。
都说成长是必经的溃烂,
但朴树却永远活在清白之年。
01
家庭背景:北大家属,小升初分数不够,没按既定轨道走。
自评:不乖,逃学。
议论:没考上北大附中,就是对他“不乖”的惩罚。而这个惩罚,彻底改变了濮树的人生轨迹。
感悟:从命运轨道当然转折点写。
02
朴树与吉他结缘的故事。
第三人称讲述,有对白
03
开头:濮树的初中就这样混过来了。高中时,他更离谱——组了个乐队。(简单说明)
素材:大学辍学弹吉他
04
朴树找高晓松卖歌,意外成为歌手。
素材:高晓松的回忆的话。
05
朴树大火(数据证明),但很厌恶商演。
素材:与经纪人的奇葩对话
06
邓小建对朴树的评价:纯真
素材:被人骗钱30万和25万
素材:捐赠希望小学
议论:朴树,简单纯粹得真的就像一棵树。(点题)
07
歌词导入:“你已二十四岁了,生活已经严厉得像传达室李老伯。”
“你去手忙脚乱吧,你去勾心斗角吧,那面无表情的人就是你的未来。”
议论:朴树害怕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那种人
他的话:“电视上的明星们令人作呕。”
歌词:“命运如刀,就让我来领教。”
议论:他不想向这个操蛋的世界投降。所以拒绝宣传、拒绝包装、拒绝商演。
2议论:
08
素材:为了大局,春晚违心假唱
09
违心的生活让他患上抑郁症
素材:开车,坐地铁,大哭
10
素材:这样的生活很痛苦,连续几年,拒绝写歌。
素材:高晓松说:“朴树写歌,写的不是生活,而是生命。”
议论:
可现在,身处喧闹的娱乐圈,
他已听不到内心真正的声音了。
所以,他拒绝写歌。
他把吉他搁置了起来。
看见它,心里就绞痛
11
参加《名声大震》,大病一场
12
合约到期,过隐居生活。
他想认真想清楚一些事情:
“我是谁?我该做什么?
生命到底该是什么样子?
我究竟该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
13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就疯狂读书。
素材:他的日记
有时,他在日记里愤怒地写道:
“这他妈真是个自大狂的世界,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世界中心。”
但第二天冷却下来,他又反思:
“我们谁又不是在用自己的标准衡量周遭呢?
谁又不是活在自己的偏见中呢?
那些我指责别人的话,
放在我身上,好像也能成立。”
议论:在这样的一次次阅读和反思中,
朴树开始和这个操蛋的世界慢慢和解。
素材:日记
“这个世界并不只是我一个人的。”
“这个世界并不是专门为我设计的。”
“要接受周围事物的荒诞性,不把别人的荒唐看得太重。”
“既然无法改变这个世界,那我只要做好自己就行了。”
议论:他终于在外界与自我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接受与宽容这个操蛋的世界。
但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好人。
14
重新拿吉他,组建乐队。
为《后会无期》写歌,自己看电影落泪
素材:歌词
议论:这首歌,刷爆了微信朋友圈。但很多歌迷不知道,这首歌,朴树写的是自己。
素材:周国平说:“人生有三次成长:
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的时候,
二是发现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的时候,
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时候。”
议论:朴树终于接受了这个平凡——
和这个操蛋的世界和解,
但永远坚守自己的价值体系。
15
素材:缺钱去帮唱。《跨界歌王》
议论:他懂得了妥协,也接受了商演,
但他还是那么真实、干净和纯粹。(呼应上文)
16
过渡:即便再缺钱,朴树也永远还是那个朴树。
素材:为了救乐队成员,愿意签约卖身。之后照顾成员家人。
17
素材:拒绝美国汽车广告
素材:拒绝汽车年会
我不会瞒着大家偷偷去接商演
议论:而对于喜欢的,朴树却完全不计报酬。
素材:为《聂隐娘》配歌。
议论:这就是朴树,和世界和解,但永远坚守内心的朴树(呼应前面)
18
素材:朴树推出《好好地》,再次大热。
素材:“我们三年不露面,就被别人遗忘了,但朴树消失了10年,大家依然喜欢他。”
“演唱会上,我们忘词,就是一片嘘声,但朴树忘词,歌迷大喊‘没关系’。”
问答:
很多歌星不明白:为何大家这么喜欢朴树?歌迷袁佛玉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因为他身上藏着我们都曾拥有但又失去的真。”
对比议论,激发同感:
年少时,我们都曾傲娇地想对抗这个操蛋的世界,
但最终,我们都被这世界所同化,
变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
但朴树从来没有变——
即便和这个操蛋的世界和解了,
他依然活得是他自己并且干净。
引用:正如袁佛玉所说:
“与其说大家是在以爱护的方式善待朴树,不如说大家是在以守护的方式,善待曾经那个真实而傲娇的自己。”
议论:每个人心里,都曾住过一个朴树。
每个曾经傲娇的人,都单曲循环过一首朴树的歌。(加强与读者的连接感,激发共鸣)
19
素材:竹子的故事及朴树的观点
议论:人生与作品,不都如此吗?
急不得,需要“慢慢熬”。
20
素材:朴树唱《送别》突然落泪
议论:不知道他唱这首歌时想到了什么,
你只觉得他苦,他站在那里不说话,你也直想掉眼泪。(用“你”)
素材:送别词创作由来
引用:他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
“以前我一直在寻找一条回去的路,可后来发现根本没有这条路,即使有,也都不一样了,所以要一直往前走。”
议论:或许,朴树觉得自己妥协了太多,但其实,在我们心里,他依然还是那个干净的少年。
21
素材:朴树在北京什刹海公园唱歌(非常有画面感)
3位网友的评价:
1.你会在某个周末去逛公园的路上,看到一个明星,认认真真地唱歌给大家听,光想想,就觉得温暖。
2.朴树真的是老了啊,可为什么还有那么足的少年气息
3.“十几岁时喜欢他,觉得他文艺;长大点儿讨厌他,认为他装逼;现在却愈发热爱他,因为终于懂得了他的纯粹。”
22
素材:第一个专辑的封面
素材:16年后,他在复出新专辑里写道:
“今日归来不晚,与故人重来,天真作少年。”
议论升华:
也许,这也是他想对我们说的话:
“何时归来都不晚,亦可天真作少年。”
家总要成,钱总要挣,奔走红尘,莫忘曾经是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