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十四:必学的"感谢术":从敷衍到走心的沟通升级

【开篇】

"老李,谢谢你啊!"

"谢啥,应该的!"

上周买菜时,我随口对摊主老王的感谢,换来的是他尴尬的笑。回家的路上突然意识到:咱们这代人啊,从小被教育"做好事不留名",结果现在连句像样的"谢谢"都不会说。要么说得太假,要么干脆不说,搞得家里人都觉得咱们"没心没肺"。

今天就跟老伙计们聊聊《非暴力沟通》里那个让"感谢"不再尴尬的秘诀——如何用真诚的感激温暖人心,而不是让好话变成"糖衣炮弹"

【第一招】感谢要像"放大镜",别像"万金油"

反面教材

老张夸孙子:"宝贝真聪明!"

→ 结果孩子搭积木失败就哭:"我不聪明了..."

正确示范

老张现在这么说:"爷爷看到你刚才帮妹妹捡玩具(具体),这样妹妹就不会摔倒了(需求),我觉得你是个暖心的小哥哥(感受)。"

→ 现在孩子天天抢着照顾妹妹。

💡老李说

空泛的夸奖就像兑了水的酒,喝起来没味儿。记住这个"感谢三件套":

1️⃣ 说行为:"你主动给我倒了茶"

2️⃣ 讲好处:"这样我嗓子不疼了"

3️⃣ 表感受:"心里特别暖"

就像我家楼下修车师傅说的:"夸人要像拧螺丝——对准了才牢靠!"

【第二招】别让感谢变成"温柔刀"

反面案例

老婆:"谢谢你拖地啊~(停顿)...那明天也你来?"

→ 老李瞬间警觉:"果然有诈!"

正面案例

老婆真诚地说:"今天地拖得真干净(具体),我光脚走都不怕扎脚(需求),感觉像住宾馆似的(感受)!"

→ 现在老李每周主动拖三次地。

🎯警惕"假感谢"三把刀

🔪 交易刀:"谢谢"后面跟着要求

🔪 对比刀:"今天终于像回事了"

🔪 敷衍刀:"不错"(眼睛盯着手机)

老王说

咱们这代人啊,要么把感谢憋成内伤,要么说得像在讨债。其实真心的感谢,就该像给老伴夹菜——夹了就别指望她回夹!

【第三招】接感谢要像"打乒乓",别像"踢足球"

反面案例

同事:"多亏你帮我改报告!"

你:"哎呀小事,反正我也闲着..."

→ 同事:"那下次还找你?"

正面案例

同事:"多亏你帮我改报告!"

你:"听你这么说真开心(感受),你报告框架打得特别好(具体),我就是润色下(事实)。"

→ 同事觉得你既谦虚又靠谱。

🍳接感谢三步法

1️⃣ :憋住"没什么"(太难了!)

2️⃣ :想想对方具体夸啥

3️⃣ :"能帮到你我也高兴"

这招连我家那个"毒舌"闺女都学会了:"妈,虽然菜咸了...但饭煮得刚好!"

【掏心窝子】

那天收拾老物件,翻出30年前的"好人好事本",突然鼻子一酸——我们不是不懂感恩,只是习惯了把感动都憋在心里

从今天开始,试试"感谢三问":

1️⃣ TA到底做了什么让我受益?

(别只说"你真好")

2️⃣ 这个行为具体帮到我什么?

(别只说"我很高兴")

3️⃣ 我的感谢会让TA更愿意做吗?

(别让感谢变压力)

最好的感谢,是让对方知道——你的好,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