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李崇建(台湾)上午
西安:家和心理
学员——陈昕悦
1.萨提亚是体验式学习,只有生命才有感觉,非生命是没有感觉的,非理性思维,萨提亚强调感受,昨天跟今天不同,萨提亚叫做创作。
2.贝曼老师说:人有要无理由的幸福,就算你遇到困难或苦难,你的生活或身体98%的都是好的。也只是那一个时间段的发生,不要永远聚焦无法改变的事件上。
3.理解来自于亲身体验。
课程核心总结
运用“好奇”原则
1.跟自己链接
深呼吸,准备好自己,稳定自己内在的冰山,一致性表达。
(1).先核对自己的内在(自我)
(2).了解孩子的冰山,看看他在冰山的哪个层面。了解孩子表达了意图(他人)
(3).在特定的环境中,特定的身份中,把规则当提问,为自己的表达负责。(情境)
2.运用“好奇”做桥梁
(1)先打开自己的耳朵,带着接纳,专注聆听,允许,去探索。
(2)好奇的开篇,历程性回溯式问法。
例:你怎么啦?
例:你发生了什么?
例:你还好吗?
(3)中间停顿,等待让出空间,让孩子,跟他自己内在有链接,去识别自己的感受,给他时间预备语言去表达。
例:嗯,哦,原来是这样。
3.聚焦具体事件
表述一件事情,并不等于要去处理这件事情,而是要去处理这件事情引起的感受和情绪,由此带来的意图,渴望被爱,被理解,被接纳被尊重。
4.对话中带着开放性选项
三种以上选择或更多。
例:是这样吗?………
例:是那样吗?………
练习:每天觉察自己五次,回应自己五次,每天练习好奇十句,跟你自己的专注链接,给孩子创造好奇的环境,孩子在18岁之前,脑神经是有弹性的,可塑性很强,让孩子去感受,去消化,去创造,跟孩子链接的重要性,先改变跟孩子互动的形式,在互动的一来一往中,就在塑造孩子的冰山,会影响孩子的脑神经,这个叫表观遗传,因为身体是有记忆的。
好奇带来了解,好奇带来觉察,好奇带来疗愈,引导孩子的资源,帮助孩子成长。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