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的春天来了

        近日教育部联合体育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消息一经发出即引发了广泛热议,让身处体育行业的我也倍感兴奋。

        2014年,习总书记提出中国体育要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一字之差指出了中国体育大发展方向,也戳中了中国体育的痛点。中国体育大而不强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中国健儿在国际赛场争金夺银,但另一方面国人的身体素质,特别是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却是每况愈下,自不比美欧这些体育强国,就是我们的近邻日本、韩国,我们的国民体育素养也远远不及,这与我们在奥运赛场的表现形成了强烈反差。个人认为,主要原因就是体育与教育的割裂。从顶层设计上,体委为了国际赛场争金夺银,依托强大的基层体校支撑,选送优秀体育苗子到各级体校进行重点培养,而在体校的培养过程中过于注重竞技训练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教育,在这种培养模式下个别顶尖运动员通过竞技脱颖而出,但更多的运动员被淘汰退役后由于缺乏足够的生存技能,只能在底层艰难生活。当然近些年随着大众健身的发展,一些退役的运动员通过体育培训找到了新的出路,但相较于庞大的运动员基数,仍然稍显不足。而另一方面,教育系统虽然喊了多年的素质教育,但受制于我们的人才选拔机制,仍然重文轻武,而且即便现有的学校体育培养体系,也多半是由并不专业的体育老师在担任,笔者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

        北大的蔡元培校长曾经提出“四育”理念,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并把体育放在了“四育”之首,足见对体育的重视。但这些年的发展,我们渐渐忽略了体育的“育”的功能,只记住了“体”的训练。其实体育除了带给我们强健的体魄之外,更多的是通过体育项目的团队协作、全力争胜的满足感以及失败的挫折感,培养每一个参与人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育人的方式更加实际、具体,远比简单的填鸭式教育更让人记忆犹新。记得去年去斯坦福大学参观,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这所世界顶尖大学充满了浓厚的体育氛围,校园内随处可见的运动人群,以及高标准的运动场地,运动场所的硬件设施甚至比国内的职业俱乐部场馆还要好很多,这在国内高校是不多见的。

        所以这次看到这则新闻的确是让人值得期待的,希望这会是教育、体育改革的好的开始,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