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应是教师专业提升成长的沃土,孩子们愉快学习的乐园,而不该是摧残师生身体健康,为了形象工程而谋利的工具!
近日来,连续数日利用间操时间,中午午休时间排练合唱比赛的曲目,搞得师生身心疲惫,本来合唱对提升孩子的艺术修养,培养集体主义精神,陶冶品格,塑造良好的精神风貌有不可替代的美育功能,可是,近日来的疲劳训练,着实让我为孩子们捏了把汗!也为孩子的健康担心,昨天看那个脸色苍白低血糖的可爱小男生,我实在不忍心再让他唱歌,上楼取了半袋补血的脆枣给他吃,看着他脸色转过来,我才心安,可是,他坐了半天就还是坚持着去唱歌了。我的心里有隐约的担忧!
一面是严格要求的希望出成果的训练,一面又是家长们的掌上明珠,小太阳小月亮要经历风雨和锤炼,我想到了我的儿子,因为卖力的参加一个铜管乐队而吹出了下颌炎,不得不放弃训练的可怜,我就心疼这些孩子,她们频频掉队,人数总是减少。有的是家长不让练了,有的是感冒了,还有的是吃不了苦,说心里话,这么弱小的声带是经不起每天两次这么样的训练的,但是迫在眉睫的比赛又加快了训练的进程,一面要成绩,一面要质量,我想每一个参加比赛的单位都不会是抱着参与就是快乐的心态,中国人向来争名夺利,争强好胜自居,没有人肯当绿叶肯甘拜下风吧,而又使我想到了长崎的合唱节。
甚至连残疾孩子都一起上台的全员参与的合唱,甚至有的学校孩子穿着五花八门的衣服快乐的唱着美妙的乐曲,当然也有的学校整齐的日式校裙,把孩子们的声音更衬托的优美而纯净,而这里看到更多的是喧哗,我是最不喜欢高声教学的老师,有时也会迫不得已的发出连我都不喜欢的刺耳的声音,尽管有时也失灵,但我还是深深的为孩子们感到悲哀和难过,他们太累了,我也太累了,每天四节正常的教学不算,间操唯一可以晒太阳的时间也被无情的剥夺,中午吃完饭又开始马不停蹄的训练一个小时,孩子们失去了游戏玩耍的时间,我也牺牲了休息,喝水,喘息的时间,终于在这个一个该针灸的午后,我请假,选择了逃离校园,给自己放个假!回家学学习听听讲座,也算安抚心痛一下我自己!
很久没有这种厌倦又强烈的涌上心头,教育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要走向何方,一个很平常的比赛就要牵涉这么多的孩子,牺牲了学习和休息时间争名夺利么?本来合唱是个很高雅的艺术,却充满了残忍的手段,眼看那一个个处在变声期的花包被摧残成沙哑的喉咙里发出难听的声音么?
我希望每天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听到悠扬的歌声,我希望纯真的童眸里写满对老师的爱与尊重,可是,我看到更多的是无奈甚至是躲避的目光甚至是游离。
老师是摧残童音的刽子手么?不,我希望老师是指导你保护嗓子的泥菩萨。
校园里该抓的是孩子们的语文,母语是否学深学透,每一篇课文是否整合了孩子的综合素质,是否让他学会了优雅学会了尊敬,学会了爱,这才是教育的本质,一个不懂得尊重,不懂爱的孩子,他会成才么?我看不到他们的未来,我为他们担忧,教育到底要走向何方,艺术教育不是搞几次形象比赛就体现了艺术水平的,是融入到点滴的教育教学中,教师的每一次用生命去上的每节课中,而不是所谓的名次,第一有那么重要么?如果一个个奖牌就代表学校的艺术成果,教学质量,那和教师为了晋职称而去获得一个又一个所谓的“有用”的证书有什么区别,可是那些证书真的那么有用么?我在思考他的价值!是否和孩子老师牺牲的健康成正比。
我呼唤教育公平,学科平等,更呼唤校园狠抓各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真的让校园成为师生成长的沃土孩子求知的乐园而不是身心的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