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嗯,这篇文章可能会有点像软文。
其实我是在黑。
写完以后才好意思说,文章主旨是讨论文艺 app 或者文艺产品的两种生存之道。
偶然的情况下,我下载了一个叫「单读」的app。
起初是被应用市场描述预览页里,它所用的字体所吸引,要知道使用冷门字体的中文 app 并不多。
软文与豆瓣的评语都强调,「单读」是一款「深度阅读 app 」,以推送的文字、音频、视频作为内容。
我是一个没有阅读情趣的人,文章自然看不下去。试了一下内建栏目中的「声音」与「影像」,是一些类似文艺电台或电视节目出品的东西——用音频与视频当载体,和你谈谈世界、历史、音乐、自我。
「单读」重视设计的程度非常高,是我喜欢的方式:黑白的色调,细明字体,精致的转场动画——加上狠狠狙击文青趣向的信息片段,连我这样一个糙汉都觉得「赏心悦目」。
转念一想,这不过是文艺产物的「 Cliché 」罢了——想要捕获精细化使用人群,风格化明显的设计与内容便成了绝佳的过滤器。
这样看上去,「单读」大概是加了音频视频载体,并且更小众的「一个」或者「简书」。
设计和内容只是我想要讨论的一部分。在翻透了 app 的所有角落后,我找不到任何醒目的商业化因素。
当然,这类文艺/小众产品的玩法通常是以app作为「衍生品」营造氛围打响品牌,再利用品牌形象引导你到「原生品」/「其他衍生品」上消费;
或者干脆做成平台,利用天然出现的「原创广告」强化你对于与产品无关其他品牌的品牌形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决策
有点拗口,别担心,我拿例子讲故事给你听:
「原生品」/「其他衍生品」模式的最佳范例是 故宫系列 。
其中有故宫 app:
还有大家都熟悉的,故宫淘宝...:
通过这一系列产品的走红,「故宫 」这一貌似和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不相关的概念顿时成为谈资。不仅带动了现实衍生品销量的提升,还反哺了故宫的品牌形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小小颠覆,不过故宫官方都同意这么搞也是很有胆)。
这就是以「衍生品」(app、淘宝店设计)带动「其他衍生品」(实物、纪念品)及「原生品」(故宫本身)的模式。
其他相对影响力较弱的,大概是些服饰品牌出品的工具类 app 。比如** Nike+ Running、MUJI to Relax、UNIQLO Wake Up **等等。
最好玩的当属** UNIQLO Calender **了~戳这里。
第二种「原创广告」的大拿,绝对是我心中最强的媒体网站——** VICE **。
VICE 的新闻怪得可以,最出名的应该是去年冠希哥的专访。
看上去没什么不一样,但平时 VICE 的尿性是这样的...
VICE 的盈利模式非常古怪,是确定专题的情况下找专题里涉及的品牌来赞助。
这样的好处就是,专题里不断出现理所应当的品牌形象——logo、产品、代言人等等,却又和专题的主旨完美契合,你在阅读专题时其实就默认接受了那些品牌形象并让它在你脑中再次强化印象。这就是「原创广告」,你感觉不到那是广告,但又达到了广告应该有的效果。
比如冠希哥的专访中,Nike 、Adidas、Stusst 等品牌出现的场合,你根本不会感觉到有任何突兀——因为那就是现实中眼睛能看到的样子,脑子能感知到的事实啊!
国内采用的「原创广告」模式和 VICE 有很大不同,基本上就是——做平台,靠 SEO 赚钱。
比如果库、东西、想去。我倒是觉得 NICE 做 VICE 模式有天然优势,但好像现在也没这样做。
解释了这么多,「单读」属于哪一种呢?
在搜索引擎的指引下我找到了「单读」的出品公司。
噢原来是个书店。
2005年底,6个年轻的媒体人在圆明园的一座院落里创办了“单向街图书馆”,名字取自德国思想家本雅明的同名著作《单向街》。
此后,这家书店成为顶级作家、导演、艺术家、以及来自四面八方的年轻人频频光顾的场所。这里不只是书店,更是一处理想主义者营造的乌托邦。在这里,你可以逃离日常生活的逼仄,点亮自己的精神,遇见思想上的同道。
“单向街图书馆”更名为“单向空间”。这个提供智力、思想和文化生活的公共空间,由单谈(沙龙品牌)、单读(出版物)、单厨(餐饮品牌)、单选(原创设计品牌)组成。
我们的存在,就是帮助彼此拓展对方的维度:让自己变得更丰富,同时让来到这里的人变得更高尚、更机智、更有趣。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为了某个高于我们自身的理想奋斗过,体验过人生中非凡的时刻,体验到那种人生被点亮的感受。
Blablabla,反正很文艺就对了。
「单向空间」是北京的一家连锁书店,还拥有淘宝和微店店铺。网店基本不卖书,多是些自家出品的小杂物或者代理的文具。
其中比较好玩的是「单向历」。
「单向历」既作为一个单元出现在「单读」的内容中,也有实物版本在网店供人购买。
这样看来,「单读」就是「单向空间」的「衍生品」。虽然 app 很用心设计得很棒内容足够营养,但它最终的目的,还是要通过反哺品牌和其他衍生品,来达到「做买卖」的目的。
你越觉得它满足了碎片时间的阅读质量,或者提升了你作为文艺青年的档次,你就越是接受了「单向空间」的品牌,在往后的日子里遇到相关消费时,你会优先想起/考虑「单读」里推荐过的书籍,进而前往「单向空间」消费。
读书人谈钱掉价?抱歉读书人也要讨生活——这句话可能会伤到部分理想主义者的心,请相信我这世界真的没有乌托邦。
文艺、小众市场的消费者有一个特点——消费范围小,消费意愿强烈,而且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具体化到「单读」上,你觉得有闲心读 谷崎润一郎 作品的人,遇到一本限量纪念版《阴翳礼赞》时,有多大可能会去购买,并且购买时主要考虑的是价格因素么?
有心思读书的人,并以读书标榜自身的人,在国内起码中产以上,或者消费向中产看齐。
「单读」高明之处在于「用特定的设计、排版、内容把不属于目的族群的人过滤掉,剩下的人就是潜在消费者」。
你会认为,这就出品方的情怀,并会一直延续这样的风骨——非也,来看看「单向空间」旗下的另一款 app ——「微在趣闻社」。
以好玩的新闻为主,类似微博段子推送,非UGC,大多是转载少数原创,有人说是搞笑版「今日头条」。风格幽默诙谐,有很浓的 BuzzFeed 痕迹。轻快的设计风格明显有别于「单读」。
「单读」的内容发布频次大概是一天2个左右,单个内容阅读量在4w上下(2016.03.14数据),每日阅读总量在10万左右。
「微在趣闻社」内容发布频次比较随机,看编辑心情,单个内容阅读量2w左右(2016.03.15),胜在内容数多,每日阅读总量约30w。
很明显「微在」用户活跃度高很多。
一个母公司,两个明显不同调性的产品,攻占的市场方向各异,很好地解释了「单向空间」,说到底还是一家商业公司。
「微在」的出现,也许是公司业务即将开发年轻化市场的缘故?又或者是年轻一代文青也学会逗逼了。
想想老一辈文绉绉的那群读书人,呃...
总之,迎合年轻人市场「微在」,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对文青市场有所影响,不然开发来干嘛?
So...井喷 app 的时代终于影响到文艺市场了。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意为着「小」市场终于开始被重视——「大」市场的拼搏,除了砸钱还有什么?「小」市场更容易从精神层面的共鸣出发去打动用户,而非「大」市场的那些衣食住行等生活层面。
嗯...从昨晚下载了「单读」,以上就是我所想到的。
因为写了这个,连载的《匡威编年史》可能还得拖一端时间...抱歉。
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哟回文啊这是),欢迎评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