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高中、大学,身边每个阶段都有玩得好的同学,也是我观察的样本。有些人活在了他们父辈所期待的影子里,有些人按照自己的选择走出来一条异样却不失精彩的道路。一直在思考探讨读书到底给人有多大的影响。对我来说,读书至少让我见到了现在见到的世面。
动荡不安的生活最能给人思维上的冲击,毕竟认识来源于实践。人类对于那种思想上的稳定有种根深蒂固的传承,一旦形成思维上的定势,在外界环境不变下,少有动力能改变这种原有状态。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思维的冲击是巨大的,一个一个成功逆袭的例子随着网络传播而来,刺激着人们的神经,让不满于现状的人们蠢蠢欲动。这里存在着一个认知偏差问题,你看到优秀的人并不是因为你看到才优秀,而是他优秀才让你看到的。在你看到这些成功逆袭的例子背后可曾看到有多少人在经历失败。
突然发现自己被囚禁于一个自己搭建起的牢笼里,每天按照既有的习惯去过完一天。习惯性的拿出手机扣一扣:点开所有社交软件,看看有没有新消息;看直播至无聊至极后又百无聊奈的打开了游戏……一天就过去了。越来越缺少探索世界的兴趣。可能是放假生活过得太过安逸了。
渴望动荡的生活。
发现给自己上的思维枷锁还是很牢固的,比如说有些事情我是做不出来的,即使我很想这么做。
曾说过心安理得是种恩赐,然而我却不具备这种恩赐。越来越没法心安理得的接受父母的厚爱,为此甚至想过过年不回家。当我还小的时候,常看到有人说羡慕、怀念童年,想回到童年。从这个角度讲我也挺羡慕的,也怀念那算不上太值得怀念却短暂的童年。我也更明白自己这随着年龄而转变的所需扮演的角色,也期待着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有一个自己的生活。
近来赌徒心态越来越严重,想抓住任何一夜暴富的可能机会。穷则思变,甚至不惜冒险。再这样穷困潦倒下去,可能社会上又会多了一个赌徒。
曾经特希望去表达自己,脑海里时常冒出各种想法与灵感,然而自己的文字功底却支持不了自己的表达欲。就像一本合起来的书,有丰富的内容,却少有人能看到。这也跟自己性格有关,不怎么合群,不善言辞,自己一个人能玩的过去,性格又来自于成长环境。心事少有跟人说起,甚至和自己爸妈都少有沟通。
到如今,自己这贫瘠的思想就跟这每日的生活一样:机械呆板、波澜不惊。曾经时常闪烁的神经元慢慢寂静。可能这就是环境的强大力量吧。肖申克的救赎里有句话“这就是他们所希望的,时间一长,让这种思想根植于你”
现在这样的状态,找女朋友是很艰难的,所在环境也是一个因素。
有时候太不擅长表达自己情感了,明明自己快撑不住了,仍表现的若无其事,深藏功与名。
如今最惶恐的是消息的闭塞,获取信息的需求少了,获取信息的渠道也窄了。嗯,广大圈友们,如果你们有什么有趣的事儿能不能分享给我,以飨我这坐井之蛙?
曾夸下豪言:给我网络,我可以找到任何想要的信息。现在我能偷偷有网了,却不知道我要找什么。
发现自己这样的心理:1、如果认为某件事情没有实现的可能性,那么我也就不会为之尝试一番。不知道这样的机制是否更有利:是可以节约时间成本来做其他更有可能实现的事;或者因为也错过了更多一夜暴富的机会!嗯,罗说凡事一利一弊,罗还说,看得到希望与看不到希望都是件可怕的事情。
曾坚定的认为,只要行动,没有实现不了的事。如今这种心理是向这世界妥协后的转变麽?知乎上有个讨论:你什么时候发现自己向这世界妥协了。我想我应该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
哈哈,突然意识到即使很多垫垫脚就能够得着的事,自己也神不知鬼不觉的放弃了。上下对比,何等讽刺。
2、做一件事情之前习惯对它进行评估一番,然而我想到的坏处、困难却远比好处多,然后陷入惶恐:怎么办,好难啊,我要不要做?我做得到吗?然后不了了之……
以上大多数是以上帝视角来观察到的现象,这里又反映自己心理的一个问题:暗示自己与众不同。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上的优越感,谁给了我骄傲的勇气,明明自己也就是劳苦大众中的平凡一员。
漂泊这么多年,没才没钱没技能,仍一事无成,但我仍向往着更大的世界,向往着丰富多彩的生活和那对未知的各种幻想,真是个可怕的事情。
套用某人句话,一切已到来或没到的美好都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