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坝

小时候,我们那儿流传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泗洪二里坝。

“二里坝”不是坝,就是个地名。

我们这儿地处泗洪县城东南,临近洪泽湖,早先常闹水患,为讨吉利,先人取地名多含“台”“圩”“坝”等字眼,如“孙台”、“李台”、“王台”“刘圩”、“张圩”等等;又因地处县城南两华里处,故称“二里坝”。

我记忆中的二里坝,是我最先认识的文明之地,因为那里有一座军营。军营紧靠着通向县城的官道而建,跟着大人上城,经过那里,总是要很神往地望着那一排排整齐的建筑,对于我们来说,那是一块神圣的地方。官道很高,走在路上,有时可以看到操练的队伍,听到铿锵的操练声。也会在路上看到上城里办事的军人。在我的印象里,那些穿着军装的人们干净、精神、英姿飒爽,特别帅气。

军营外,有一片村庄。村里住的多是姓石的人家。小学三年级时我在班里有个特别要好的朋友,她就住在那村里。她跟我说她曾到过那军营里看过电视,看的是连续剧《霍元甲》。当时我们村连电还没通上呢,我羡慕得呀。她说是跟她大姐去看的,去过两次。她还悄悄跟我说她大姐正在跟一个“兵哥哥”谈对象呢。她还给我吃了那个“兵哥哥”给她的糖,非常非常甜。她说她跟她姐姐说好了,下次给我也带去看,我便幸福又焦急地憧憬着那一天。但不久,她跟我说,她爸爸知道了她大姐的事,打了她大姐,不允许她大姐再跟那“兵哥哥”来往,说他是外乡人,不知根不知底的,谁知道是怎样的家庭,怎样的人。

二里坝的军营外有个“打靶台”,是个高大的土台子。曾经跟伙伴们割猪菜到过那儿,我们还在哪儿玩过游戏。后来听说那儿也是枪毙死刑犯的地方,吓得我再也不敢去了。

二里坝军营西面有个看守所。因为在城南,人们又称它为“南牢”。我们庄上有个二流子,因为偷东西被关进去过。他出来跟人说在里面挨了不少打,而且打得特别狠。

我想,可能就是因为军营和看守所的原因,人们对二里坝有种特别的敬畏,于是便有了“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泗洪二里坝”的说法吧。这句话不知是谁先传说出来的,在我们那代人中是广为流传,后来遇到来自不同乡镇的同学,也都很熟悉这句话呢。

昨天在“泗洪贴吧”里看到一个帖子。帖子主人是个外地人,说他九十年代在泗洪二里坝驻军部队服役,退伍后就再没有回来过,很是怀念那段绿色岁月,想念曾经洒过汗水、锻造过自己的地方。他请求哪位能给他拍一些二里坝的照片。下面许多人跟帖,大致都是告诉他,现在的二里坝早已不是原来的样子,完全变了。

的确,最近二十年,我们县城区发展扩建迅速,二里坝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连这些年一直生活在附近的我们,也很难寻到记忆中的它的影子了。

大概在九十年代中期,二里坝驻军部队就撤了,军营就成了一片空空的建筑。里面长满了荒草。有一年,我们家喂了两头奶牛,我曾跟哥哥到那驻地里割过好几次草。

九十年代后期,县政府推倒了那些营房,在那里建造了我们县第一个居民小区——二里坝小区。

本来,二里坝是在县城南郊,但因为城市扩建迅速,现在的二里坝早已是县城内一块炙手可热的地方了,简直是寸土寸金了。在二里坝小区附近,又建起了好几个小区,一个比一个档次高。真是一派繁荣景象。

那条官道,在这近二十年里,几次修筑,现在是一条宽阔漂亮的柏油马路。路边绿化也非常美,是全国各地游客去往国家四A级旅游胜地——泗洪“洪泽湖湿地公园”的必经之路,人们称之为“湿地大道”。曾经的打靶台、看守所,也都不存在了。

当年我们熟悉的那“就怕泗洪二里坝”的说法不知不觉中被人们忘记了。现在,提起二里坝,也许关心最多的是那里的小区房价变化吧。

想来二里坝寻找旧时记忆的人,满腔的念旧情怀肯定会受到打击的了。但是,谁又能否认,这变化,是必然的,也是向好的呢?

如今美丽的二里坝,我喜欢。

图片来自网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像生活在爱与恨的恍惚之间,一个美妙而又窒息的夹缝,光比春天勇敢。
    乌良阅读 472评论 0 0
  • 你知道,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感觉么? 我知道吖,就像我这般喜欢你。 离不开你。
    衣袖阅读 413评论 0 0
  • 美丽的她仅仅34岁,短暂一生今日归去,貌美如花才华出众,光芒四射人见人爱,携着爱情走红地毯,夫君卓越青年才俊,华服...
    kk77阅读 285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