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第一次读三毛,大概是很小的时候了,十一二岁的年龄,也就刚上初中
班里掀起一股借书潮,只要有好看的书,都抢着去接
漫画,小说,杂志,什么都看,什么去借,也会在周六日,趁着放假,去书店里买上几本,带到学校里
我也喜欢这样做,大抵是因为喜欢被别人簇拥的感觉,享受别人找自己借书的时刻
而三毛的《雨季不再来》便是其中的一本,那是自己第一次接触到三毛,也是第一次,在心里有了对旅行的期待
她的学习经历,她的旅游见闻,她的爱情故事,都给了我极大的震撼
后来,班里关于三毛的书多了起来,比如《撒哈拉的故事》,《梦里花落知多少》,《你是我不及的梦》,我总会抢着去借
似乎在那之后,我总会有意或无意的追随她的脚步,学着写作,学着阅读,学着旅行
三毛的故事,是我一直未抵达的梦
走过五十多个国家,读过几千本著作,写过二十多本书
当自己感到迷茫浮躁时,当快被生活压垮时,也是她的书给我照亮了前方的路,重新点燃生活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很多人心里都装着一个“焦虑的远方”
而三毛,用她的勇敢与特立独行,将远方化为了生活
她用她的笔一个字一个字地向世人展示了何为“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三毛的一生短暂却充实,见识了人生的离别生死,见识了大千世界的繁华朴实
有一句话叫做“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但他却死了”
每次读到这句话时,自己总会想到三毛,她的一生虽短暂,却活出了不一样的璀璨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颗树,站成永恒,没有悲观的姿势”
“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
“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这是三毛在《如果有来世》里写下的话
世间虽无来世,可世家曾有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