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感悟:怎样读书更有效

图片发自简书App

文/雪小蟾

~1~

为什么要读书?

《黑天鹅》里,作者有这么一段:“每天一个多小时或更多,每年足够读一百多本书了,一二十年后,作用就开始显现了”

阅读和生活经历构成了你的世界观,即使你忘记了具体的经历或者阅读内容,它们的影响力仍在。人的思想就像一个过的程序,源代码或许找不到了,它们默默的发挥着作用,可你却不知道为什么。

在一般人看来,一本书就像一个容器,容器里面装满了知识、观点以及其之间的逻辑连接,读懂一本书呢,就是大致记住这些内容,理解这些连接。因此呢,最有效的读书方法,就是用各种技巧、花样的手段,比如做思维导图啊,做树形图啊,记各种笔记啊,把这些观点及其联系给记住,就行了。

但是这样的做法本质上不是教你怎么有效地读书,而是在教你如何有效地记忆。用了这些方法,应付考试啊什么的是可以的,但是要谈到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了解知识背后更广阔的世界根本是做不到的。

为什么呢?因为:读书不仅仅是读书,本质上是在学习知识,而知识本身是结构化并且具有广泛联系的,理解了这种结构与联系才算是真的有效!

~2~

怎样读书更有效?

边问边读

001 问自己

在寻找自己想读的书时,一定要带着以下两个问题:我想解决什么问题? 这本书能给我提供什么?

002 读好书

著名的作家冰心曾说过:“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的时候多一份怀疑、多一份审视。

因此,只有养成边提问边阅读的习惯,才能提高兴趣和关注的持久力,从而更容易吸收书中的内容。

简单复述

假设手头有三四本书,怎样选择那本你最想读的?最好的鉴别方法就是“简单重复”。当然了,鉴别一本书需不需要读,这个方法也奏效。

步骤一:先把每本书从前到后大概浏览20分钟左右,达到能向别人讲清书中内容的状态。

步骤二:既然是自己说,就一定要加上自己的体会。复述时千万不要干巴巴地背书,应该以自己的感性、体验为主体。

步骤三:通过简单复述对照自己的阅读需求,匹配度最高的就是你应该去读的。相反,匹配度越低,说明这本书不值得你花太多时间。

花式输出

首先是读书有动力。如果是大家共读一本书,你一定不好意思敷衍了事。这种适度的紧张感,能够增强进取心和集中力。

其次书友之间相互推荐的书,水准一定不会太低,所以读到好书的可能性很高,是拓宽视野的绝佳机会。

再次,由于焦点、经验、角度不同,听别人讲书,你一定会发出“原来还可以这样理解”的感慨。当别人的见解照亮你的盲点时,强烈的求知欲和读书热情就会被激发。

~3~

读书的好处时显而易见的。现代社会竞争异常激烈,要想获得发展或在职位上获得提升,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要想获得高工资,必须要有核心竞争力。这种竞争力除了在工作岗位上磨练以外,更需要读书,依靠读书在提高专业性、权威性以及不可替代性。同时长期的阅读可以完善知识结构、形成气质、修炼秉性、提升魅力以及塑造人格从而提高在职场里的影响力。

开启你的读书之旅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