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读书一直是我最头疼的事。因为读不好,我就批评她,我批评她,她就更不想读。我俩就这样进入了一个读书的恶性循环。
学完焦点,留在我心里的两句话让我决定做点什么。每天早上六点半我都会准时叫她起床,然后复习前一天读的课文,在读一篇心的文章。以前,我会仔细听她读,遇到错误就赶紧指出来,这样其实就是在强化错误,并且会让她有极大的挫败感。这种挑刺的固有模式会时不时地跳出来捣乱,有时听到她读错,真想说出来,觉得嗓子眼里痒的不行。但想到那些不好的结果,还是忍住了。等她读完,我赶紧就说:“宝贝,你真是太不容易了!你太努力!这么早就起来读书,我为你感到骄傲!”听着我这么夸她,这么体谅她的感受,她骄傲地说:“我也觉得自己读得挺好的。”看,虽然我一直打击她,但她依然乐观快乐!她比我强多了!
刚刚她再次把这篇课文读了第二遍,我在旁边坐着默默听着。遇到她读不下来的句子,我就提醒她:“你需要妈妈帮忙吗?”她告诉我字的样子,我来猜猜看。有时我猜不到,她会调皮地捂起来不让我看,我就赶紧示弱:“妈妈也不会了!看来,我需要和你一起学习!”就这样第二遍也顺利结束。我赶紧送上认同:“妈妈觉得你太不容易了!这么长的课文,读起来确实很费劲!”她看看我说:“就是的。”看她准备合书,我说:“你可以再读一遍。”她有些不情愿,但我还是坚持要求她再读一遍:“每篇课文读三遍,这是我们读书的规则。我觉得你再读一遍应该会读得更好!”她还是读了。为她的不愿但努力点赞。当然,读完后赶紧送上深深的认同:“宝贝,你太棒了!虽然你不想读,但还是选择坚持读完,并且越读越好。你真是太不容易了!我想抱抱你!”她拒绝了我的拥抱,并且接着说的话让我大吃一惊。她说:“我现在特别为我骄傲!我不能抱你,要不我的骄傲就会分给你,我就少了。”好吧!留着你的那份骄傲,继续努力!
我想我们已经开始进入一种良性循环,而这种良性循环不仅仅表现在读书上。它让我们更好地相处,也更加懂得彼此。就像现在,女儿正在主动洗自己的内衣,因为以前都是我在为她洗。而就在刚刚读完书后,她说:“我要自己洗内衣了!”没有我的要求,这是不是一种好的连锁反应呢?
改变,就是这样一点点发生的。